-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御碑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八角攅尖顶,重檐翘角。 御碑正面刻着清康熙帝临摹所书《兰亭集序》。 “御碑亭”的精雕石狮 碑的反面刻着清乾隆帝所书《兰亭即事》诗,祖孙皇帝手迹同处一碑,世所罕见。 荷叶青蛙跳池砚 兰亭书法博物馆的“古砚展”。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里都会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书坛名家雅集兰亭,研讨书学,泼墨挥毫,流觞赋诗,盛况非凡。 茂林修竹 流觞曲水 兰亭风景 ‖传统习俗 元宵:元月十五,赏灯吃汤圆。 修禊:三月三日,临水宴饮、洗涤不祥。 寒食: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火寒食。 端午:五月五日。 七夕:七月七日。 中秋:八月十五日。 重阳:九月九日,登高、赏菊、饮酒、敬老。 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 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 苏黄米蔡——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颜柳——唐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 初唐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唐草书的杰出代表“颠张醉素”--张旭和怀素 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 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 邢张米董——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 虞欧褚薛——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古代书法名家 2、下列句子中,有的写景,有的叙事,有的抒情,请分别指出。 A、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B、引以为流山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殇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C、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 E、临文嗟悼( ) 写景 叙议 写景 抒情 抒情 3.默读浏览全文,讨论课后练习二 诗集的由来句子:“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内容的产生)。“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诗集的行成)。 编集的目的句子:“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 四、理清思路: 1、找出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动词。 动词:俯仰 2、作者俯仰什么?俯仰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在文中找出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词或句子) 信可乐也。(第2段) 岂不痛哉。(第3段) 悲夫 (第4段) 思路: 俯仰 天地 人生 古今 乐 痛 悲 1 段 2 段 3 段 快乐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群贤……集 崇山……右 一觞……情 天朗……畅 仰观……娱 信可乐也! (诗意地栖居) ——人和 ——美景 ——赏心 ——良辰 ——乐事 人贤 辰良 事趣 赏心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 景美 情真 痛 2.俯仰人生,为何而痛? 俯仰一世,老之将至 人生短暂之痛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世事无常之痛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往事不再之痛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生死难测之痛 死生亦大矣 岂不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哉 (今之视昔) 今(我) (后之视今) 3.俯仰古今,悲在何处?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悲 千古同 作者悲古人,悲时人,亦悲后人。——死生之大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千古同悲 人生苦短 命运难测 良 辰 美 景 赏 心 悦 事 乐 痛 悲 写作特点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 句式整齐,骈散结合。朴素自然而又错落有致 1、思考:作者抒写宴集后的感触,他的抒情基调由乐转痛转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以“悲”为抒情基调,上文兰亭聚饮,赋诗,是乐事,但有聚就有散,聚会难而短,分散易而长。这种欢聚难常的感触已经使人情绪低落,由此,进而想到人生短促,所以聚散生死始终笼罩文学家的心,故作者有乐转悲。 一、探究阅读 3、 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诗文?(学生举例,互相交流。)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 (徐干《室思》)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 (阮籍《咏怀》)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