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诊断思路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例 4 黄XX,女,26岁,民工。 腰背酸痛伴持续性高热1周; 血白细胞8.37×109/L,中性粒细胞92.0%, 血小板:8.00×109/L; 感染性疾病阴性(-); 腹部B超示右肾结石; 尿中见大量白细胞和细菌。 病例 4 诊断: 右肾结石并感染 脓毒症 疗程: 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治疗5天,高热未退,骨髓象示:感染中毒性骨髓象,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减低至1.0×109/L 病例 4 治疗: 改用 特治星 4.5g iv drip q8h 转归: 一天后体温正常, 第二天,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 (血细菌培养为大肠埃希菌) 病例 5 易XX,女,37岁,农民。 反复发热1月,呈间歇、不规则性高热。 (曾在多处医院不规范诊治,病因不明) 血白细胞总数:2.26*10^9/L,中性粒细胞:53.1% 血红蛋白:83g/L; 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抗体系列(-); 外斐氏和肥大试验(-); 多次找疾原虫(-); 双部位骨髓象示:增生性骨髓象。 病例 5 诊断: 不明原因发热 疗程: 泰能治疗5日无效; 激素治疗,体温正常2天后,再次发热; 多西环素、青霉素联合治疗,无效 转归: 住院治疗20多天后,自动出院。 出院4个月后随访,仍不规则发热, 未发热时其它无异常。 体会 1 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潜在性的细菌感染, 单核细胞增多:结核、布鲁氏菌病、亚急 性细 菌性心内膜炎、寄生虫病、炎症性 肠道疾病或其他慢性炎症。 淋巴细胞增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淋巴细胞白血病、某些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减少:免疫缺陷或恶性肿瘤。 嗜酸细胞增多:血吸虫病、丝虫病等寄生 虫病、过敏性炎症。 体会 2 白细胞不升的发热患者: 感染性病原体可能是:病毒、支原体、衣原 体、立原次体、螺旋体、伤寒杆菌等病原微生物 等感染引起; 也可能是重度感染或脓毒血症致骨髓造血功 能抑制; 或年老等免疫应答反应弱。 体会 3 血沉明显升高: 巨细胞肿瘤、 短暂性动脉炎、 风湿病、 still’s病、 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其他隐匿性感染。 体会 4 发热3周以上: 血清铁蛋白1250ug/L,诊为成人Still 病 预计值75%; 血清铁蛋白1250ug/L,诊为成人Still 病 预计值83.3%; 体会5 发热的诊治思维: (1)首先考虑常见病、多见病; (2)应详细地询问病史(个人史、既往史、流 行病史、职业、动物接触史、旅游史和冶 游史); (3)详细体格检查以及针对性实验室检查(不 要忽略口、咽、甲状腺)。 体会 5 发热的诊治思维: (4)及时、及反复做血液和骨髓培养和(或) 活组织病理检查; (5)慎重采取诊断试验性治疗; (6) 反对滥用激素和随意使用退热药; (7)有时要重视经验或直觉。 体会 6 熟悉本地区性、 具季节性特点的相关疾病。 如支原体肺感染、恙虫病、伤寒。 体会 7 重视艾滋病、禽流感类感染性疾病。 谢 谢 ! 发热的诊治思路 东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蓝光明 内 容 发热的病理生理 发热的热型 发热伴随症状体征的提示 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 发热诊断思路遵循原则 发热经验性治疗原则 病例分析 体会 发热的病理生理 调定点学说 环境温度高于调定点水平-温觉感受器兴奋- 体温调节中枢-散热增加 环境温度低于调定点水平-冷觉感受器兴奋- 体温调节中枢-产热增加 发热的病理生理 调定点学说 渗透压、葡萄糖浓度及血中激素(雌激素、孕酮和睾酮)水平等非温度性因素也可影响下丘脑的温度敏感神经元。 发热即由于热敏神经元的阈值受致热原的作用而升高,使调定点上移的结果。 发热的病理生理 生理性 排卵后、剧烈运动、应激等体温升高。 病理性 (1)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调定点上移, 体温调节功能正常)?? ? (2)过热:非调节性体温升高(调定点未移 动,体温调节障碍) 发热的病理生理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