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案
《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案》撰写说明
撰写说明
项目单位 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项目名称 亦师严管理,亦友求改变 项目带头人 贾珠松 职称 讲师、政工师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jxjhy@ 合作者 无
主要内容:
案例简介:
一位学生家长给我发来短信:孩子在背后叫我老爹,没想到老师在她孩子的心里比父母的分量还重,使她辗转反侧一夜都没睡好觉,原因是她孩子暑期要到苏州打工,怎么劝都不听,她很不放心,怕孩子到外面学坏,说孩子只听我的,要我阻止孩子去打工。
我的另一位学生学习非常优秀并被系里选拔到专业实训队培训准备参加技能大赛,但由于家庭的原因被迫辍学到杭州打工,他也给我发来短信:“老师,累死你孩儿了,挣钱真不容易,太不容易了,天天6点多起床,凑合着吃点饭,7点进厂点名干活干到12点吃饭,12点半接着干到七点,7点半吃完饭接着加班加到10点,天天累的连筷子都不想拿,10点到宿舍洗好澡就11点多了,倒头就睡,睡到6点就得起床,根本就歇不过来,天天累的跟熊呢,才弄个一百三、四十块钱,杭州租房又贵,180块钱一小间,太坑人了,老师来,你可怜的孩儿受苦了”。
一位学生的家长找到我,说他孩子说在学校学不到东西,不想上学了,也要外出打工赚钱,怎么说也不听,要我好好的劝劝他孩子,叫他回心转意继续上学。
我班还有几位学生是系技能大赛集训队的顶尖选手,多次在省市技能大赛中获奖,是系部重点培养的对象,就是这样优秀的学生,也对文化理论课不感兴趣,满脑子都是利用现在在技能方面取得的成绩,找一个体面的、能挣大钱的工作。
背景分析;:
厌学现象好像一颗毒瘤,在我们班部分学生中疯狂的滋长、蔓延,“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的中心论点被歪曲成一些沉溺于网络之中学生的专利,他们把把虚拟的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等同起来,想入非非,根本看不到网络文明带来的社会文明和进步,只按照自己的偏好汲取网络带来的弊端,幻想过上不劳而获、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他们迫于家庭的压力虽然身在课堂,但心却走火入魔,认为学习文化和技能就是一种煎熬,对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不以为然甚至非常抵触,根本不考虑或不愿考虑没有文化和技能必将一事无成的社会现实,在这种扭曲的思想支配下,其思想的变化无疑会表现在对追求金钱的渴望和对学习的厌恶,具体表现在:不惜违反校纪校规,冒着被严厉处分的危险,就像鼓上骚时迁那样昼伏夜出,不管不顾的夜晚爬墙外出包夜上网,白天趴在教室里睡觉或上课捣乱、迟到、早退、旷课,不学习、不做作业、不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诸如等等就是我去年半途接的这个班部分学生的真实表现,因此,如何加强行之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摆在我这个新任班主任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主要做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 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应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批评或表扬都要深浅有度,积极寻找突破口,因材施教。也许就是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在不经意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和关系,达到心灵的沟通,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由于这个班原来的班主任年轻管不住这帮孩子,系领导决定叫我去带这个班的班主任,半途接班是班主任最头痛的,尤其知道又是接一个全系闻名、班风最乱的班,心里直打鼓。刚接班的时候看到一双双敌视和兴灾落祸的眼神,不由的头皮一阵阵发麻,但怕也没用,既然接下了这个乱班,就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就得想方设法扭转这个班的乱象。面对学生产生的思想问题,要在严爱中把握好批评的艺术与方法,尽可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捕捉学生“闪光点”,对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都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着他们“闪光点”的出现,而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调动和转化他们进取心的最佳时机。
班里一位学生非常调皮,桀骜不驯,旷课、迟到、沉迷于网络,经常夜不归宿,上课捣乱,好几门课程考试挂科,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见了他就头痛,我接班以后他依然故伎从演,对我的批评不理不睬,对这样的问题生,我并没有放弃,通过和他家长的沟通和同学的反映,了解到他刚入学的时候还曾经做过班干部,我开始不厌其烦的找他谈心,他在宿舍睡懒觉不上课我就天天亲自到宿舍叫他,他沉迷于网络,我就叫他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