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行业竞争力模型对煤炭行业竞争状况分析.doc

使用行业竞争力模型对煤炭行业竞争状况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使用行业竞争力模型对煤炭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学生姓名: 焦超 学 号: 年 级:2013 MBA 秋季班 燕山大学MBA教育中心 使用行业竞争力模型对煤炭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煤炭产业不断进行调整和多方面的重组与变革,中国煤炭行业无论在国家层次、产业层次还是企业层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随着工业的增长,21世纪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将大幅度提高,世界一次能源的76%仍然来自化石燃料,其中煤炭占23%,煤炭作为世界上最丰富的化石能源,担当了从石油萎缩到即将到来的核能时代的桥梁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储量国,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如何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良性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是摆在煤炭产业界的重要问题。因此,对煤炭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煤炭产业现状: 煤炭成本分析图 1、产量下降。权威的中经煤炭产业预警指数表明,今年一季度预警指数为55.6,较上季度回落3.7点。此间,一季度煤炭产业销售收入为8597.7亿元,增速较上季度回落8.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6%。与此同时,黑色消息接踵而至:一是大多数煤炭生产企业一季度生产计划未能完成产量指标,超八成上市煤企业绩下滑;二是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8.4%,回款周期比去年同期延长48天;三是煤炭库存出现较大幅度上升。种种迹象表明,煤炭生产企业进入薄利、无利和亏损时期。 2、煤炭价格“跌跌不休”。以环渤海为例。据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自2013年以来,动力煤价格指数一路下跌,价格也从年初的633元/吨跌至12月11日的595元/吨,跌幅约为6%,创下三年新低。在库存居高不下,价格“跌跌不休”之下,煤炭业利润同比下降34.1%,降幅较上季度扩大4.5个百分点。中信证券分析资料显示:主要上市公司煤炭生产企业所在地区各类煤种价格变化情况表明,各区域今年第一季度煤炭均价同比普遍下跌15%至25%。第二季度全国产地煤价延续第一季度跌势,动力煤、无烟煤、喷吹煤平均跌幅有增无减。 3、库存积压。资料表明,我国第一煤港秦皇岛港12月11日煤炭库存484.5万吨,预计近期将保持整体上涨的态势。无独有偶,中国西部第一大港广西防城港,煤炭堆存也是“一眼望不到头”。作为中国20个主要枢纽港之一的这个港口,堆场共有300多万平方米,现在超过80%的堆场都堆存着进口煤炭。一些本来专门用来存放矿石的堆场,现在也被迫拿出来存放煤炭,码头几乎变成了煤炭仓库。今年以来,煤炭堆存也是与日俱增。 二、中国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供方集团会具有比较强大的讨价还价力量: - 供方行业为一些具有比较稳固市场地位而不受市场剧烈竞争困挠的企业所控制,其产品的买主很多,以致于每一单个买主都不可能成为供方的重要客户。 - 供方各企业的产品各具有一定特色,以致于买主难以转换或转换成本太高,或者很难找到可与供方企业产品相竞争的替代品。 - 供方能够方便地实行前向联合或一体化,而买主难以进行后向联合或一体化。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购买者可能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力量: - 购买者的总数较少,而每个购买者的购买量较大,占了卖方销售量的很大比例。 - 卖方行业由大量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 - 购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经济上也完全可行。 - 购买者有能力实现后向一体化,而卖主不可能前向一体化。3.新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 进入障碍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本需要、转换成本、销售渠道开拓、政府行为与政策(如国家综合平衡统一建设的石化企业)、不受规模支配的成本劣势(如商业秘密、产供销关系、学习与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