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难点及对策的再认识.doc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难点及对策的再认识.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难点及对策的再认识

国资委:用两年时间压缩煤炭钢铁10%产能 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今年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重组这项工作,成熟一户推进一户。   据张喜武介绍,自去年8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引发以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13项改革文件已经出台,9项文件正在履行程序,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确立,85家中央企业建立了规范的董事会。此外,2015年完成了6对12户中央企业重组,推动了三家电信企业组建铁塔公司,企业的重组整合有序推进。   谈及今年如何推进中央企业重组这项工作时,张喜武表示,要把握四个方面原则:一是从方向看,要坚持服务于国家的战略,更好的发挥中央企业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作用。二是从布局看,要立足于国有经济布局的结构调整大局,坚决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总体思路。三是从效果看,要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中央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四是从方式看,由企业为主,按照市场化方式规范,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坚决杜绝搞“拉郎配”,成熟一户推进一户。 李克强总理在5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要以改革促发展,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坚决打好打赢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攻坚战。对此,张喜武认为,为中央企业“瘦体健身”可以从五方面进行。一是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二是压缩管理层级,精简机构人员。三是整合集中资源,做强做优主业。四是以创新促健体,发展新经济。五是推进降本增效,提高运营效率。   而在谈及如何处置“僵尸企业”问题时,张喜武表示,初步考虑用三年时间完成处置345户“僵尸企业”的任务。煤炭和钢铁的产量也想用两年的时间压缩产能10%。   华泰证券(16.520,?0.03,?0.18%)研究所分析师宋雪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去产能已进入长周期拐点,需求量均已达到峰值水平。随着稳增长的刺激告一段落,预计在今年下半年,钢铁、煤炭行业产能将会大幅回落,去产能效果也将集中体现在今年下半年。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难点及对策的再认识 近年来,国有企业对高管的监控不到位、高管薪酬过高、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运营效率仍有较大空间等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及广泛关注。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力图将国有企业改革引向深水区。现实中,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仍面临以下诸多难点,需要系统解决。   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   1、有效管控与适度放权较难把控。国有企业是属于全民的,因此有出资人代表予以监管是必须的。而国有企业处于市场之中,又必须有一定灵活性。“管”与“放”之间本来就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如何做到管而有度和放而有序就是当前面临的难点问题。目前国有企业仍存在的高管行政化,高管贪腐频发,决策链条冗长,内部人一言堂等问题,这些皆源于“管”和“放”尚未达到最佳结合。   2、行政化激励与物资激励较难结合。国有企业高管面临着行政化激励、物质激励等方式。行政化激励方式主要指通过套用政府行政机关级别,以级别的升迁和岗位重要程度的变动等来激励国有企业高管的方式。物资激励方式主要指通过年薪、股权等激励国有企业高管的方式。由于国有企业很多高管都是有身份和级别的官员,而这种通过行政级别升迁和岗位重要程度变动的激励方式具有一定刚性,以至于国有企业染上了行政化顽疾。目前来看,行政级别升迁和岗位重要程度变动激励导致的行为异化,以及物资激励颇为丰厚引起社会广泛诟病等现象并存。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企业高管应是风险型职业,其收入较高是因为要承担较大的风险,而国有企业中的行政化高管享受了高薪,同时其级别却相对稳定。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高管的行为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3、国有企业的赢利属性难以甄别。国有企业到底是赢利性的还是非赢利性其实有时难以区分,其原因就在于国有企业虽然定位在公益性、准公益性领域,但由于并未界定国有企业不能进入的领域,因此,国有企业进入了很多一般性的竞争性领域,如商业,房地产,酒店等。这就使得诸多国有企业在赢利性和非赢利性之间跨界经营,两者相互交融,难以分割。   4、国有企业决策机制尚待完善。一方面,国有企业决策存在效率不高的现象。一些大的、有风险的决策,需要层层上报,决策时间冗长,有的甚至要各级政府办公会通过。另一方面,由于治理结构缺陷,董事会常常出现一言堂局面,独立董事往往沦为“花瓶”,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为严重。   5、国有企业的监管难度较大。由于国有及其控股企业数量较多且资产量庞大,监管跨度大及监管链条长的局面就此形成,因此监管起来就十分困难。再加之,国企监管更多依赖于政府机构,由于人员编制限制及监督成本高昂,监督难以到位。此情之下,一些国有企业出现了“跑冒滴漏”现象。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