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油污害赔偿法律问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船舶油污害赔偿法律问题

5、赔偿范围与损失认定 损害赔偿范围封闭为5类 (1)清污等预防措施的费用及损失 A、规范因素 B、救助措施费用与清污费用的划分——“初始目的(primary purpose)”和“双重目的(dual purpose)”标准。 (2)有形财产损害 以新还旧问题 (3)因有形财产损害所引起的收入损失(间接损失) * *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 一、海洋环境污染的国际和国内立法 二、船舶油污损害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三、起草《规定》中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海洋环境污染的国际和国内立法 (一)全球性防止海洋环境的重要国际立法 (二)海洋污染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国际公约 (三)海洋污染损害防治与赔偿的国内(特别)法 海洋防污国际立法 1969年《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 1967年“托利·勘庸”(Torrey Canyon)油轮溢油事故。 中国于1990年2月23日加入该公约及其1973年议定书。 1972年《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 中国于1985年11月14日参加该公约,该公约于1985年12月14日对中国生效。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议定书 附则1——防止油污规则; 附则2——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 附则3——防止海运包装形式有害物质污染规则; 附则4——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规则(尚未生效); 附则5——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则 附则6-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 中国系该公约缔约国,已接受附则1、2、3、5。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部分(第192-237条) 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响应和合作公约》 1989年3月,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埃克森·瓦尔迪兹”(the Exxon Valdez)油轮在阿拉斯加海域搁浅溢油案 中国于1998年3月30日加入,同年6月30日对中国生效。 1993年《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1994年国际海事组织(IMO)修改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1974),新增第九章“船舶安全营运管理”,从而使ISM CODE成为强制性法律文件。船公司应取得缔约国主管部门颁发的“符合证明”和“安全管理证书”。 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及其1984年议定书、1992年议定书(简称1969CLC、1992CLC) 我国于1980年1月30日加入1969CLC(同年4月29日对我国生效),于1999年1月5日加入1992CLC(2000年1月5日对我国生效,1969CLC同时对我国失效)。 (1)诞生背景 (A) 历史悠久的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 (B) 1967年“托利·勘庸”油轮溢油事故。 (2)1969CLC主要内容 (A)脱离一般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而建立独立的责任限制制度和专项赔偿责任限制基金; (B)建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强制责任保险或财务保证制度; (C)确立船东所有人的第一位的赔偿责任 (3)1969CLC适用范围 (A)船舶:装运散装持久性油类货物的 sea-going vessel (B)油类:持久性油类,如原油、燃料油、重柴油、润滑油和鲸油。 (C)地域:缔约国领土包括领海。 公约对持久性油类与非持久性油类定义 按照1992年基金2005年4月版《索赔手册》,区分持久性与非持久性关键看油类在海洋环境条件下是否易快速蒸发而需要清除。基金具体采用美国材料试验协会的试验方法D86/76或者其以后的修订本,按体积至少有50%的碳氢化合物在340摄氏度(546华氏度)时蒸馏,或者按体积至少有95%的碳氢化合物在370摄氏度(700华氏度)时蒸馏,可视为非持久性油类。 (4)1992年CLC对1969CLC的主要修改 (A)适用油类:持久性烃类矿物油,排除了鲸油等持久性动植物油。 (B)适用船舶:油轮,含专业油轮和实际载运散装持久性货油的多用途船。 (C)适用地域:缔约国领土(包括领海)和专属经济区 (D)污染损害 (E)事故 (F)对船舶所有人以外其他人责任的排除 (G)提高责任限额——现执行2000年修正案 1971年《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国际公约》(简称《基金公约》)及其1984年议定书、1992年议定书、2003年议定书 基金公约在CLC确定的船舶所有人第一位赔偿责任之外,建立由石油业主(在缔约国接收海运油类的人)摊款基金的第二位补偿机制。 1992年《基金公约》于1996年5月30日取得1971年《基金公约》,我国仅香港特别行政区适用基金公约,内地不适用该公约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