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知识点 投稿:万恳恴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知识点 投稿:万恳恴
率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 给。 23、P5 由于劳参率指标准确地反映劳动参与的变动,故它成为分析劳动力供给变动的工具。 24、P6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 供给弹性。 ?S ?W / E( = (△S/S 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 △W/W 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 。 S 劳动力供给弹性) S W 25、P6 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大类:1)供给无弹性,即 ES=0,表示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 供给量固定不变。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 ES=∞。表示工资率给定,而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 大于 0。3)单位供给弹性,即 ES=1。表示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4)供给富有弹性,即 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5)供给缺乏弹 性,即 ES1
26、P6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变动趋势:1)15-19 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率下降。 (原因:① 入学率提高;②经济结构升级;③各部门对高学历者的需求;④高学历高工资等) 。2)女性劳动率 呈上升趋势。 (原因:①对女性教育水平提高;②制度劳动时间缩短;③人中出生率下降对家务劳 动的全面影响;④科技进步对家务劳动效率的全面影响等) 。3)老人的口劳参率下降。 (原因:收 入保障制度及养老保险的完善和推广) 。4)25—55 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动率保持高位水平。 27、P6 男性成年人是稳定的高水平劳动力供给的主体。 28、P7 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男性成年人的流动表现为就 业者和失业者间的流动, 被称为一级劳动力; 相对的主要由中年妇女构成的劳动力群体被称为二级 劳动力。 29、P7 悲观性劳动力假说认为: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反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 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30、P 7 二级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变动幅度较大的群体 。 二、劳动力需求: 31、P8 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32、P8 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关系:工资率提高,劳动 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这是我们分析劳动力需求的一个重要前提。 33、P 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为:1)需求无弹性,即 Ed=0,工资率不论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 量固定不变。与横轴垂直的线。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 Ed=∞。表示工资率率不变,或者说其变动 的百分比为零,而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绝对值大于零。与横轴开行线。3)单位
需求弹性, 即 Ed=1。表示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绝对值相等。与横轴的夹角为 45 度并 向右下倾斜的线。4)需求富有弹性,即 Ed1。是一条向知下倾斜且较为平缓的线。5)需求缺乏弹 性,即 Ed图 2 中,横轴为劳动力需求量,纵轴为 工资率,D 为劳动力需求曲线。当工资率 为 W0 时,劳动力需求量为 L0,在需求曲 线 D 上为 A 点。 工资率由 W0 提高到 W1 时, 需求量由 L0 下降到 L1,在需求曲线 D 上 由 A 向左上移动到 B 点。工资率由 W0 下 降到 W2 时, 劳动力需求量由 L0 增加到 L2, 在需求曲线上由 A 向右下移动到 C 点。
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34、P 10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 以分为三个阶段:1)边际产量递增阶段;2)边际产量递减阶段;3)总产量绝对减少。 平均产量 AP=总产量 Q / 劳动要素投入 L 边际产量 MP=△Q / △L
在区域Ⅰ,平均产量 AP 一直在增加,并且边际产量 MP 大于平均产量 AP。所以,劳动投入至少要增加到 a 点才 能使平均产是最大。在区域Ⅱ,投稿的变动区间为 a~b 点,这一区域平均产量下降,边际产是递减。但投入增 加仍可使总产量增加,只不过增加比率是下降的。到 b 点时,边际产量为零,总产量最大。在区域Ⅲ,投入量 大于 b 点,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也在绝对减少。 2
35、P10 企业在资本等生产要素固定不变时,劳动投入的增加量应在区域Ⅱ,即 a~b 点。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36、P11 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能力。 37、P12 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工资。 38、P12 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 析法的代表人物是 A·马歇尔。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瑞士洛桑学派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it个人工作总结报告.doc
- it运维个人工作总结.doc
- VS软件配置管理说明 投稿:蒋磝磞.doc
- GSV工作手册 投稿:姚擺擻.doc
- WTO协定下美国贸易权利论 投稿:何怩怪.doc
- WindowsXP服务器配置 投稿:任管箢.doc
- WTO的公平贸易原则与我国面临的不公平贸易待遇问题 投稿:徐椞椟.doc
- HR共用基础知识——人力资源师考试参考 投稿:韦竩竪.doc
- XXXX工作手册 投稿:高硢硣.doc
- xx乡党委换届工作手册 投稿:贺咵咶.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