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游褒禅山记》学案.
游褒禅山记
?
【基础知识诱思】
[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于1070年任宰相,推行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他曾被封为荆国公,故世称为王荆公,谥号文。在文学上,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浮靡的文风,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重点词句]
1.读音
褒禅(chán) 庐冢(zhǒng) 漫天(màn) 谬误(miù)
窈然(yǎo) 咎(jiù) 相之(xiàng)
2.词类活用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
(2)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3)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尽头)
(4)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照明)
(5)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艰险遥远的地方)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用法,使……错;传:动词活用为名词,流传的文字)
(7)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
(8)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活用为名词,到的地方)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使动用法,使……昏惑)
3.古今异义
4.一词多义
5.特殊句式
(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用“……也”表示判断)
(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伴断句,用“……也”表示判断)
(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状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
经典名题探究
例1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IV)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体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 辍:停止。
B.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举:推荐。
C.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 迁:升职。
D.一箧之宝,可资数世 资:积蓄。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朝廷欲革岭南刺史黩货之弊,因为“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前后刺史皆多黩货”。该句是讲广州地产丰富,珍异非常,仅仅一箧宝物就可以让后人享用。这里的“资”应是“资助”“供给”之意。A项“辍”解为“停止”正确。该句是写康伯的母亲听到吴隐之为母守孝时发出哭声的反应,她“为之悲泣”“辍餐投箸”;从句式上看,“餐”“箸”为名词,“辍”“投”为动词,朱德《我的母亲》中“不辍劳作”一词与此义同,且生活中常见“辍学”的说法。B项“举”应为“推荐、推举”。康伯母的这番话后来成为现实。“及康伯为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C项“迁”的是“晋陵太守”,是官职,自然是“升官”“升职”。《王忠肃公翱事》中有“迁我京职,如振落叶耳”的用法。古代“迁”多指升职,而“左迁”为降职。
答案: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体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一般意义和用法。“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从前文来看,该句是概述吴隐之清俭生活的,既然是概述,“乃”字就不能译为“于是”;从句式上看,“尝浣衣,乃披絮”前后结构相同,“尝”是副词,“曾经”的意思;那么从词性上去考虑,“乃”应解为“竟”“竟然”。;“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传统篇目,其中的“乃”据上所讲,应是“于是”之意。A项的“及”均为“等到”之意,以表时间。第二句的主语省略,补充后,可见两句句式相同。B项的两个“为”均为介词,一个是“为之悲”,一个是“为妇死”,解成“替”。D项的两个“之”是结构助词,一个作“欲”的定语,一个作“为”(行为)的定语,译成“的”。
答案:C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的一组是( )
①禄赐皆班亲族 ②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 ③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④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⑤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⑥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能够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的,应为①②③⑥,故选C。④是吴隐之诗中古人对贪泉看法的陈述,后两句才表达了吴隐之的心声。⑤是时人对吴隐之的看法,认为他“矫”,可他始终不改其“矫”。①从“班”字入手可较容易理解。“班”字从造字法上看,形旁为“刀”,义为“分给”,将俸禄和赏赐分给亲族,自己只过俭朴的生活了。②在封建官吏家中,一个官员自己洗衣,用棉絮代被,生活自然是俭朴的了。③是吴隐之为广州刺史去革除岭南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