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跨屋盖结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大跨屋盖结构

3.2.1 网架结构的几何不变性分析 网架结构几何不变的必要条件: W=3J-m-r≤0 (3-1) 几何可变体系的判断: 引入边界条件后,[K]中对角线上出现零元素,与之对应的节点自由度几何可变; 引入边界条件后,|K|=0,结构几何可变。 3.2.2 双层网架的常用形式 3.2.2.1 平面桁架系网架 两向正交正放网架 两向正交斜放、斜交斜放网架 三向网架 两向正交正放网架 两向正交斜放网架 三向网架 特点:几何不变体系,网架空间刚度大,受力性能好,内力分布也较均匀。杆件数量多,节点构造比较复杂。三向网架适用于大跨度且建筑平面为三角形、六边形、多边形和圆形的情况。 3.2.2.2 四角锥体系网架 倒置的四角锥安一定规律组成,分为: 正放四角锥网架 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 棋盘形四角锥网架 斜放四角锥网架 星形四角锥网架 3.2.2.3 三角锥体系网架 3.2.3 网架选型 根据建筑平面形状、建筑要求、荷载和跨度大小,支承情况、造价和制作安装方法等因素确定。 跨度:按《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7-91 大跨度为60m以上 中跨度为30~60m 小跨度为30m以下 3.2.3.1 网架结构的支承 支承方式: 周边支承; 点支承; 周边支承与点支承相结合; 两边和三边支承等。 3.2.3.2 网架高度及网格尺寸 网架的高度与屋面荷载、跨度、平面形状、支承条件及设备管道等因素有关。 屋面荷载较大、跨度较大时,网架高度应选得大一些; 平面形状为圆形、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时,网架高度可取得小一些,狭长平面时,单向传力明显,网架高度应大一些; 点支承网架比周边支承的网架高度要大一些; 当网架中有穿行管道时,网架高度要满足要求; 网架的网格尺寸 与高度关系密切,斜腹杆与弦杆夹角应控制在40°~55°之间为宜; 要与屋面材料相适应。 周边支承网架可按下表选用: 3.2.3.3 网架的挠度要求及屋面排水坡度 容许挠度:用作屋盖—L2/250,用作楼盖—L2/300 排水坡度:3%~5% 1. 用小立柱;2.整个网架起拱;3.变高度网架,增大网架跨中高度。 起拱要求:L2/300 3.3 网架的计算要点 满足《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7-91的规定 3.3.1 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 对使用阶段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进行计算,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地震作用、温度变化、支座沉降等间接作用及施工安装荷载引起的内力和位移进行计算。 (1)永久荷载:①网架自重;②屋面(或楼面)材料重力;③吊顶材料的重力;④设备管道的重力。 双层网架自重gok(kN/m2) (2)可变荷载:活荷载、雪荷载、积灰荷载、风荷载及吊车荷载 (3)抗震验算: 竖向抗震验算:设防烈度为8度或9度的地区,周边支承及多点支承和周边支承相结合的网架屋盖,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为 ?v 为竖向地震作用系数。Gi为网架第i节点的力荷载代表值,永久荷载取100%;雪荷载及屋面积灰荷载取50%,屋面活荷载不计入 悬挑长度较大的网架屋盖结构以及用于楼层的网架结构 ,当设防烈度为8度或9度时,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分别取该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或20%。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时,取15%。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永久荷载取100%,雪荷载和屋面积灰荷载取50%,不计屋面活荷载,一般建筑取楼层活荷载的50%。 对于平面复杂或重要的大跨度网架结构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或时程分析法作专门的竖向抗震分析和验算 水平抗震验算 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对于周边支承的中小跨度网架可不进行水平抗震验算;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对各种网架结构均应进行水平抗震验算。水平地震作用下网架的内力、位移可采用空间桁架位移法计算。 (4)温度内力:不计算的条件 ①支座节点的构造允许网架侧移,且侧移值不小于下式的计算值; ②周边支承的网架,当网架验算方向跨度小于40m,且支承结构为独立柱或砖壁柱; ③在单位力作用下,柱顶位移大于或等于下式的计算值 ?—系数,支承平面内弦杆为正交正放时取1.0,正交斜放时取 ,三向时取2.0;Am—支承(上承或下承)平面内弦杆截面积的算术平均值; 计算方法: 采用空间桁架位移法 近似计算方法:把空间网架及支承结构简化为平面构架分析 (5)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 : 对非抗震设计,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 对抗震设计,另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3.3.2 网架内力分析方法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