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精气血津液神(阅读)
1、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2、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生命的过程 气运动的意义 先天之气、谷气、清气的布散全身; 精、血、津液在体内的运行; 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人与自然相联系和适应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机理:血中有水谷精微.水谷精微是气生成的物质之一 生理:血足则气旺 病理:血虚则气虚 治疗:养血益气 气与血的关系:血为气之母 血能养气 机理: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 生理:血为气的载体 病理:气随血脱 治疗:补气固脱 血能载气 气能生津 机理: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液的生成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生成津液的脏腑);物持来源-水谷精气 生理:气充盛则津液足 病理:气亏虚则津液不足 治疗:补气生津 气能行津 机理: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推动与 津液运行相关的脏腑功能。 生理:气行则水行 病理:气虚、气滞则水停,即“气不化水” 治疗:行气与利水并用 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能摄津 机理:气通过对津液排泄的有节控制,维持着体内津液量的相对恒定 生理: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 病理:气虚,固摄力量减弱则津液外泄 治疗:补气固津 津能生气(阴气) 机理:津液受到各脏腑阳气的蒸腾温化,可化生为气 生理:津充气旺 病理:津液亏耗则气衰少 治疗:气阴两补 津能载气 机理:气的运行须依附于津液,否则会漂浮失散而无所归 生理:津液是气的载体 病理:气随津脱 治疗:益气固脱、补液养津 气与津液的关系 化源相同: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 功能相同:濡养和化神 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精血同源 肝精——化为肝血 心精——化为心血 脾精——化为营气和 津液入脉化液血 肾精——在肝肾之气推 动下入肝化血 血液可化生为精,以不断补充 和滋养肾之所藏,使肾精充实 脏腑之精 入血液中 化为血 精能生血 血可化精 精血同源 化源相同: 由水谷精微化生 功能相同: 滋润濡养 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津血同源 水谷化生的津液,在心肺 作用下入脉中,与营气结 合化为血 津液是血液化 生的组成部分 分散于肌肉腠理处的津液, 不断渗入孙络化生和补充血 液以濡润脏腑组织和官窍 脉中津液可渗 出脉外化为津液 弥补脉外津液的不足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津血互化 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气能生精摄精 机理:气的运行不息促进精的化生,气能固摄精使精聚而充盈,不无故外泄耗损。 生理:气足则精充、气足则精聚充盈 病理:气虚则精亏、失精 治疗:补气生精、补气固精 精能化气 机理:人体之精在气的推动激发作用下可化生为气 生理:精足则气旺 病理:精亏则气衰 治疗:补气填精 精气化神 机理:精与气是神得以化生的物质基础.神必得到精和气的滋养才能正常发挥 生理:精盈则神明、气充则神明 病理:精亏则神疲、气虚则神衰 神驭精气(中医精气神学说重神之机理) 机理:人体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及精气血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必须受神的调控和主宰 生理:神安则精固气畅 病理:神荡则精失气衰 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循行方式: 血液运行于脉道(称这血府,与经络不同)之中,循环不已,流布全身。 血的运行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 肺朝百脉——肺气宣发肃降,调节气机 肝主疏泄——调节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 肝 藏 血—— 防止血溢脉外 脾主统血——控制血在脉中运行,防止血溢脉外 血的运行 相关脏腑功能 推 动 力 固 摄 意 义:血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生理体现:血色红润、肌肉壮实、皮肤和毛发润泽、感觉灵敏、运动自如。 病理表现:面色萎黄、肌肉瘦削、肌肤干涩、毛发不荣、肌肤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工程现场电气二次施工方案.doc
- 英语新课标背景下:非纸笔测试在小学英语期末评价中的实践研究.pdf VIP
- 液体伤口敷料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版.docx VIP
- 股市实战绝技汇总篇(精华).doc VIP
- 历年行情的十大牛股.doc VIP
- 安徽省六校联考暨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6届高三入学素质检测-物理试卷答案.docx VIP
- 基于Ansys CFX的风扇叶片双向流固耦合分析.docx VIP
- (高清版)DB1307∕T 334-2020 蛋鸡无抗养殖技术规范.pdf VIP
- 中小学教育班班通系统校级解决方案.doc VIP
- 涉税检举奖励制度的运行问题...于68份裁判文书的考察分析_金超.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