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3 4 5 1 1.“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 ) A.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答案:C 2 3 4 5 1 2.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开创了改革先河的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在经济方面,据此可排除A、B两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可排除。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改革成效不大,因而说他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故选C项。 答案:C 2 3 4 5 1 3.20世纪80年代,苏联民间流行的说法是“《真理报》上无真理,《消息报》上无消息”。这反映了苏联( ) A.民众贬低戈尔巴乔夫改革 B.民众缺乏坚定的信仰 C.人们生活水平非常低 D.宣传与实际相距甚远 解析:“《真理报》上无真理,《消息报》上无消息”反映了民众认为在苏联国内权威的媒体上登出来的内容不能如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故D项正确。 答案:D 2 3 4 5 1 4.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主要是因为戈尔巴乔夫( ) A.没有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当政期间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改革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歧途 D.缺乏从政经验和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解析:A项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共同点,B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D项是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故选C项。 答案:C 2 3 4 5 1 5.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依据表格,提取1953—1960年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两个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产量与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说明。 2 3 4 5 1 参考答案:1953—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说明:由于赫鲁晓夫改革把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实行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保护自留地等政策,苏联粮食产量迅速增加。 1957—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时有起伏。说明: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集体农庄制,粮食产量时有起伏。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苏联建设的发展,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2)苏联农业生产落后。 2.措施 (1)农业方面 ①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②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③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④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2)工业方面 ①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②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③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3.成果 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 4.失败原因 (1)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 (2)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3)赫鲁晓夫个人作风存在严重缺陷。 自主思考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提示:“掘墓人”是指他是一个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守墓人”是指他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勃列日涅夫改革 1.目的 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内容 (1)工业方面:推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7离子交换法_生物分离工程重点解析.ppt
- 7利率期限结构理论重点解析.ppt
- 2015-2016百世经典_全优课堂_第01课时解答.ppt
- 7免疫学重点解析.ppt
- 7--名词复数的不规则变化重点解析.doc
- 2015-2016百世经典_全优课堂_第05课时解答.ppt
- 2015-2016百世经典_全优课堂_第07课时解答.ppt
- 7木匠的房子重点解析.ppt
- 2015-2016百世经典_全优课堂_第13课时解答.ppt
- 2015-2016百世经典_全优课堂_第30课时解答.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解答.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5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解答.ppt
- 7社会变迁重点解析.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2.3.1空间向量的标准正交与坐标表示北师大版选修2-1解答.ppt
- 7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重点解析.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十章热力学定律第5-6讲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解答.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2、3讲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解答.ppt
- 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生物北师大版:9.2.1血管和心脏解答.ppt
- 7-生态恢复工程重点解析.ppt
- 7生物-2016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生物卷重点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