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测控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2.5.2 光 树(节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 光 树(节选) 光和黑暗永远在相追随相角逐,它们积不相能,而谁也离不开谁。菩提树、圣诞树、棕榈这三类树,分别象征着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三种不同的信仰,而这都与“苦难”有关。学习时,要深入理解课文,品味含蓄蕴藉的语言,体会文中包含的哲理。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杨必(1922—1968),江苏无锡人。她翻译的《名利场》享有很高的声誉。 林燿德(1962—1996),原籍福建厦门,生于台北。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有诗集《银碗盛雪》,散文集《一座城市的身世》等。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注字音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2.写汉字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解词义 褊狭:狭小。 委顿:疲乏;没有精神。 嘿然:默然。 奥义:深奥的义理。 耐人寻味:经得起人们仔细体味。形容意味深长,值得反复体味。 陆离光怪: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古色古香:形容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韵。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4.辨用法 (1)征候 症候 ①不论是否信教,圣诞树已经被人类当作一种季节的征候、一种普世的意象。 ②“从其症候来看,是血脉不足的表现,只要加以调养,应该没有什么大碍。”老中医捻着雪白的胡须平静地说。 提示“征候”指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症候”是由若干症状综合构成的,可以说是症状的复合表现。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2)风雨飘摇 摇摇欲坠 ①浅绛彩瓷意外产生在风雨飘摇的年代,却成为晚清制瓷业最大的亮点。 ②这个风景区的巨石,远看和下边岩石只有少许接触点,有摇摇欲坠的感觉,却稳如泰山般年复一年地矗立在那里。 提示两者都有“不稳定”的意思。“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摇摇欲坠”形容极不稳固,就要落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 (3)惊天动地 惊心动魄 ①奉献,不一定都惊天动地;奉献,有时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奉献,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②隧道塌方获救人员向我们讲述了惊心动魄的55个小时。 提示两者都有“使人震惊”的意思。“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或形容声势浩大、事业伟大;“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于是在朦胧中显得古色古香的点缀,在日光中只觉得陈旧破敝,在月光下显得神秘艳异的装饰,在日光中只觉得荒谬可笑,在灯光下显得娇艳欲滴的美人,在日光中每见得脂粉狼藉…… 点评:连用一系列对比突出了太阳的“犀利”“深入”,说明日光能暴露一切事物的真面目,往往很美丽的东西在日光下显得平淡无奇。 2.一对菩提树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 点评:文首这句简洁的陈述直截了当地将菩提树的姿势呈现了出来——“谦逊”“生长在都市的盲点”。这句话仿佛探照灯一样,其光线所及,后面的几段描述都在它的辐射之下。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3.《可兰经》与阿拉真主仍在。 落后、贫穷、疾病以及迷信仍在。 喜欢打噎却不可屈服的民族仍在。 挺立在大苍茫中,和烈阳、风沙僵持的棕榈仍在。 点评:独句的铺排形成气势。独句成段旗帜鲜明,掷地有声,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光》一文体现了作者思维的什么特点? 提示:作者的思维是发散型的,常常由某一点联想开去,引出了许多相关的话题。例如在谈到阳光驱散“隔夜的黑影”和“梦境里的幻象”时,作者将思绪转向了“黑影”和“梦境”的形成;在谈及阳光的“热闹好动”时,作者由成人与小孩在阳光下的对比,很快想到光亮被约束所造成的幽暗静穆。这种发散思维一方面导致了行文的密集,另一方面使得作者的情感和意绪——譬如对阳光的礼赞和对人为世界的揶揄,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来。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树(节选)》中的各类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是什么? 提示:作者每谈到一类树,都明确地把它与某一种信仰或精神气质联系起来,例如菩提树关联着佛教,象征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圣诞树关联着基督教,渗透着一种救赎主题;棕榈关联着回教,体现的是倔强、忍耐的品格;桑展示了一种朴实与清严;松则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谈论各类树时,所显示的态度、流露的意绪是不一样的。比如,菩提树对应的安详、静穆,令作者肃然起敬,产生一种景仰之情;圣诞树“被人类当做一种季节的征候、一种普世的意象”后,就变成了现代商业文化的一种仪式,改变了其原初含义,对此作者表示了深深的忧思,同时隐含着批判的意味——批判它依附的殖民主义;与此相对的是棕榈的倔强,引起了作者的同情和钦佩;此外,作者对桑是“怀念”而钦敬的,对松则有一种向往之情。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光》赏析 这篇散文基本上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一天之内“光”的变化及其带给人的感受。作者对于“光”的感受极为细密,导致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三章 酸碱反应与配位反应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 8《短文二篇》教学设计 长春版.doc
- 2016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八章 原子结构教案.doc
- 2016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一章 化学反应计量基础教案.doc
- 2016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教案.doc
- 2016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教案.doc
- 2016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五章 沉淀反应教案.doc
- 2016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九章 元素化学教案.doc
- 2016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doc
- 2016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四章 酸碱滴定与配位滴定教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囚绿记》教案 语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文默写专题训练 新人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囚绿记》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囚绿记》课堂实录 语文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复习要点(第一、二章) 新人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鼎湖山听泉》导学案 苏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林中小溪》教案 苏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林中小溪》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教案 苏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画山绣水》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