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表达 交流”综合实践《场面与细节》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
场面与细节
1教学目标
1. 体会阅读:学习本单元人物描写的精华。
2. 写作指导:训练写好人物之间交往交流的场面,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
2学情分析
场面是一个具体的空间,一个时间的截面和在这特定时空中活动着的人或物的结合体;或者也可以说,“场面是对人或物在特定时空中存在或活动情状的描述。”场面是记叙文的基本构成单位。叙事作品中对形象的刻画,贵在细节的精致。最起码的“形象思维”就是以有特点的细节思维。学生的写作水平的高低,从学生对场面的描写可以略见一斑。鉴于农村学生平时的阅读习惯差,阅读的量较少,积累的阅读体验比较少,因此要细致生动的描写一个场面有一定的难度。
3重点难点
1.学习本单元人物描写的精华。
2.训练写好人物之间交往交流的场面,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课前准备(学生)
学生分四组归纳出《范进中举》《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乞丐》和《陈小手》中涉及的精彩场面和描写细节。
活动2【活动】课前准备(教师)
相关理论储备
(一)关于场面
场面是一个具体的空间,一个时间的截面和在这特定时空中活动着的人或物的结合体;或者也可以说,“场面是对人或物在特定时空中存在或活动情状的描述。”
“特定时空”是场面的标志。
一般地说,空间转换了,场面也就转换了,即使时间相同,但那已是同一时间与另一空间的特定组合,属于另一场面了。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就有两节的小标题是“就在同一个时间内”,而它们无疑都是独立的场面。
时间推移了,空间却相同,算不算场面转换呢?这要看具体情况。场面所包含的时间截面本来就可长可短。诸葛亮舌战群儒,虽然可能舌战了几个小时,也仍然是一个场面,因为其中固然有时间的推移,却是连续的,仍然是这一段时间与某一空间的“特定组合”。但如果有两个老头今天坐在这里钓鱼,明天还坐在同一地方钓鱼,却就是两个场面了,因为空间虽然相同,时间并不连续,那已是同一空间与不同时间截面的“特定组合”。
场面是否转移,还要看人或物的活动有没有内涵的变化。比如,那两个老头在河边垂钓,静等鱼儿上钩,则虽从“晚霞满天”到“暮色苍茫”,也还是同一“垂钓场面”;而如果两个倔老头一言不合,争执起来,终致互奋老拳,打得竿断鱼倾,那就从“垂钓场面”转换为“争斗场面”了。
在实际写作中,有时并不一定面面俱到地交代清楚各要素,而仍不影响其成为场面。如朱自清的《春》,因为是写景抒情的,没有人物事件,所以全篇各个部分都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但仍然是“对人或物在特定时空中存在或活动情状的描述”。它的“时”是泛指的时——春天,大体上有一个从春来了到春意日深的过程,但并没有严格的时间衔接关系;它的“空”也是不确指的空——“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并不限定哪座山,哪道水,只是点出春天大环境的特点;然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天的人们,“镜头”一个个移过去。每一类事物都在其不确指的时空中显示它鲜明的动态形象,每一个“镜头”就是一个场面。
所以,场面的“三要素”(“人或物”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的存在或活动的情状)是不可缺少的,但它们的具体形态又是因文而异的。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全文就主要是由六个场面构成的:
(1)可爱而有趣的百草园。这里既有异彩纷呈的静态物象,又有活泼多姿的动态物象和音象,而且字里行间,有一个孩子在活动。
(2)长妈妈讲故事及故事所包含的情节。
(3)在冬天下雪后的百草园捕鸟。
(4)在三味书屋“肥大的梅花鹿”画前拜师。
(5)在三味书屋因询问“怪哉”这种虫是怎么回事而碰了钉子。
(6)在三味书屋的日常念书状况。
本文中,此类非场面的文字还不少。可见,场面是记叙文的基本构成单位,但并非记叙文的全部参见林可夫主编:《高等师范写作教程》,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34~337页
(二)关于细节
叙事作品中对形象的刻画,贵在细节的精致。最起码的“形象思维”就是以有特点的细节思维。形象,本来是相对于抽象而言,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逻辑概括。科学以排除感性的具体形态,综合、概括事物的普遍属性为特点,文学则表现个别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具体可感的事和情。例如用抽象的语言来讲,这个人笑得可恶,用形象的语言来讲则可以说,这个人一笑露出了三十二颗金牙。用抽象的语言说,这孩子笑得很可爱,用形象的语言则可以说,这孩子笑起来脸红得像苹果,不过比苹果多了两个酒窝。高尔基说:“真正的语言艺术是非常生动如画的,而且几乎是肉体可以感触得到的。应该使读者看到语言所描写的东西,就像可以看到可以触摸的实体一样。”“可恶”“可爱”,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缺乏可感性的,而有了“金牙”“酒窝”,就成可看得见、摸得着的了。关键还在于这些细节并不是生活中一切的细枝末节。《苏联大百科全书》中对细节下这样的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 16《论语》九则教学设计 长春版.doc
-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 9《论趣》教学设计 长春版.doc
-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家书》教学设计 长春版.doc
-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我的读书时期》教学设计 浙教版.doc
-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长春版.doc
- 2016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 2016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有的人》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doc
- 2016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
- 2016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加试题强化练(一).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