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化学素材易错题的分析
化 学 易 错 题 的 分析
一、俗名的混淆
1、干冰不是冰而是固体二氧化碳 (CO2)
2、水银不是银而是汞(Hg)
3、铅笔不是铅而是石墨(C)
4、纯碱不是碱而是盐(Na2CO3)
5、小苏打 NaHCO3 苏打:Na2CO3
6、生石灰、氧化钙: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7、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8、铜绿、孔雀石:Cu2(OH)2CO3
9、氨水、一水合氨:NH3·H2O
注意:“氨”与“铵”不同,前者指氨水、氨气;后者指铵盐,即含NH4+的物质
二、实验现象的描述
1、白烟和白雾的区别:如:磷在氧气中燃烧
2、审题不清容易发生混淆:
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的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是蓝紫色火焰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没有描述实验现象只涉及生成的物质
如:碳在氧气中生成二氧化碳
三、化学式的书写
1、对元素的可变化合价使用不当。铁元素有二种价态+2、+3,高价态的铁的氧化
物读作氧化铁,低价态的铁的氧化物读作氧化亚铁。对此,要求同学们注意两点:一是加“亚”显低价,高价不加“亚”,二是铁在发生置换反应的产物中常表现为+2价
2、书写含的有原子团的化学式时,当化学式中原子团的数目大于1时,一定要用括号将原子团括起来,并在括号右下角标上其个数;原子团数目是1时,则可省去括号和数字 如:Na(OH)
四、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1、分不清反应物和生成物,对此要求学生要仔细审题,读懂题意
2、忽视或混淆反应条件:如: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有的同学不写反应条件或写为“燃烧”。要让学生理解是燃烧是一种化学现象,与“点燃”“加热”是不同的
3、忽视或混淆气体或沉淀符号的标注:如:特别当反应物中有水时,生成物有气体,要不要标气体符号,要确定的水的状态是否为气态。
五、组成和构成的混淆
1、准确理解组成与构成这两个词的涵义及使用方法是掌握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的关键,一般说来,若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时要使用“构成”一词,从宏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时要使用“组成”一词。“组成”和“构成”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却不同。
2、在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元素”应与“组成”相匹配;在描述物质的构成时,“分子”“原子”“离子”应与“构成”相匹配。要做到“宏观对宏观”“微观对微观”“个数对个数”。
如:下列有关CO2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Ⅰ: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组成的
Ⅱ: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Ⅲ: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二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构成的
Ⅳ:二氧化碳是由二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
Ⅴ: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六、混合气体中H2O和CO2检验和除杂的先后顺序
1、要让学生明确检验H2O用无水硫酸铜,CO2用澄清的石灰水;除去H2O用浓硫酸或碱石灰,除去CO2用氢氧化钠溶液
2、验证混合气体中的杂质时,水蒸气的验证应放在第一步
3、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时,水蒸气的除去应放在最后一步
七、有关“不一定”的说法的混淆
1、说是混合物不一定是混合物 如:冰水混合物
2、一种元素不一定只形成一种单质 如:O2和O3
3、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如:O2和O3的混合物
4、原子不一定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如:氢原子
5、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如:K2MnO4
6、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原子不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 如:H7、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 如:He
8、貌似相同的原子团不一定是相同的原子团 如:K2MnO4和KMnO4
9、在化学式中,显正价的元素不一定排在左边 如:NH3
10、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如:CH4分子和NH3分子
11、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 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
12、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如: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
13、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如:蒸馏水
14、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15、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如:Ca(OH)2的饱和溶液
16、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强调同一温度)
17、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如:NaHSO4溶液
18、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如:Na2CO3溶液
19、金属与酸反应不一定产生氢气 如:锌与硝酸反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ST-XG9000A消防应急广播设备调试使用说明书A.doc VIP
- 访谈美国医学生.doc VIP
- 13美丽中国我们的家第2课时 课件 2025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ppt
- 新疆天山群吉萨依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docx VIP
- 8.6《数学锯木头+爬楼梯问题》三年级上册.doc VIP
- 22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础.pptx VIP
- 消防鉴定考试承诺书下载.docx VIP
- 2025年06月英语四级真题及答案(共三套).pdf VIP
-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doc VIP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Units1-4学业中段复习.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