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结构设计基本原则.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机械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目 录 一、改善力学性能的结构设计原则... 2 (一)载荷分担原则... 2 (二)均匀受载原则(载荷均布)... 3 (三)附加力自平衡原则(载荷平衡)... 4 (四)减小应力集中... 5 (五)提高接触强度原则... 6 (六)提高刚度原则... 7 (七)变形协调原则... 8 (八)等强度原则... 9 (九)其它... 9 二、改善制造工艺性的结构设计原则... 10 (一)焊接件结构设计原则... 10 (二)铸件结构设计原则... 12 (三)切削件结构设计原则... 15 (四)锻件结构设计原则... 18 (五)薄板件结构设计原则... 20 (六)其它... 23 三、提高装配质量的结构设计原则... 23 (一)便于运送原则... 23 (二)便于方位识别原则... 24 (三)方便抓取原则... 24 (四)方便定位原则... 25 (五)简化装配操作原则... 25 (六)可装配原则... 26 (七)各装配面依次装配原则... 27 (八)简单联接件原则... 27 (九)便于拆卸原则... 28 四、提高精度的结构设计原则... 28 (一)阿贝(Abbe)原则... 28 (二)误差校正与补偿... 29 (三)误差均化... 30 (四)误差配置... 31 (五)位置精确微调... 32 五、宜人化结构设计原则... 33 (一)减小操作者疲劳的结构... 34 (二)易于发力的结构... 35 (三)减少操作者观察错误的结构... 36 (四)减少操作者操作错误的结构... 37 (五)考虑人体的振动特性的结构及减少操作环境噪声的结构0. 38 (六)减弱工作环境光线照度的结构... 39 (七)保证合适工作环境温度的结构... 39 六、其它机械结构设计要求简介... 40 (一)减轻腐蚀的结构... 40 (二)符合材料热胀冷缩性质的结构... 42 讨论题... 43 机械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机械工程师更好地适应现代机械设计的要素之一就是掌握丰富的工程知识。工程知识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桥梁,是现代工程师专业知识结构的本质特征。掌握一定的工程知识是正确进行机械结构设计的前提,有些结构错误对一个缺乏工程知识的设计者来说是不易事先觉察的。(见图) 这一节从改善力学性能、制造工艺性、制造精度及装配精度等方面来介绍一些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体现了一些重要的机械结构设计工程知识,分类符合机械工程师的工作特点,简捷明了,具体生动,操作性强,便于学习。 一、改善力学性能的结构设计原则 机械结构形式千差万别,但其功能的实现几乎都与力(力矩)的产生、转换传递有关。机械零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是保障机械结构功能实现的先决条件。所以在机械结构设计中,根据力学理论对零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计算机辅助结构优化设计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但它所依赖的力学模型与复杂的实际结构及工况有差距,力学模型的精度通常很难提高;对稍微复杂一些的实际结构仍然停留在零件尺寸的优化上,而基本结构一般还得预先选定;只能针对一个具体的实例得到一个特定的数值解,并不能给予方向性指导。因此计算机辅助结构优化设计不能代替工程知识的分析与总结,结合实例分析,掌握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结构设计原则,并为结构的创新设计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一)载荷分担原则 如果同一零件上同时承担了多种载荷的作用,则可考虑将这些载荷分别由不同的零件来承担。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将载荷分给两个或多个零件来承担,从而减轻单个零件的载荷,这种方法称为载荷分担。这样有利于提高机械结构的承载能力。 如图5-10a所示,轴已经承受了弯矩的作用,如果齿轮再经过轴将转矩传递给卷筒,则轴为转轴,受力较大。如果将齿轮和卷筒改用螺栓直接联接,则轴不受转矩作用,轴为转动心轴,结构较合理(见图5-10b)。 如图5-11所示,靠摩擦传递横向载荷的普通螺栓联接常用销、套筒、键等抗剪元件来承担部分横向载荷,提高螺纹联接的可靠性。 a) b) ? 图5-10? 转轴改进为心轴 a)较差结构? b)改进结构 图5-11? 螺栓联接中的抗剪元件 如图5-12所示,在选择轴承类型时,在轴向载荷比径向载荷大得多或要求轴向变形较小的情况下,可选用推力轴承和径向接触轴承的组合结构来分别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 如图5-13所示的带轮结构,传动带产生的轴压力和传动带传递的转矩分别通过不同的路径传递。这样,轴只承受转矩,轴压力则直接由箱体承担了。 ? ? 图5-12? 推力和径向轴承组合结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