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织物抗静电剂的制备与性能(答辩)技术方案.ppt

涤纶织物抗静电剂的制备与性能(答辩)技术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涤纶织物抗静电剂的制备与性能 班级:高分子091 答辩人:张琦纬 指导教师:黄亦军 1、研究目的及意义 2、研究方法 3、主要观点及结论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涤纶 强度高 耐磨性好 回弹性好 成本低 优点 涤纶 舒适性不好 低回潮率 手感差 易产生静电 缺点 吸湿性差 目前,消除涤纶静电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表面处理,即在纤维极其织物表面涂复抗静电剂;二是基础改性,即添加抗静电剂在聚酯内部以赋予其抗静电性能。本课题所研究的抗静电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涂覆在织物表面,使其形成一层薄膜,降低织物表面的摩擦系数,减少静电的产生,同时增强纤维的表面吸湿性,减低纤维表面的比电阻,使已经产生的静电易于逸散,缩短电荷的半衰期,从而达到抗静电的作用。聚醚酯型抗静电剂是一种具有耐洗性的涤纶用抗静电剂,国内外曾有研究人员对此进行过研究,但多数集中于将聚醚酯与涤纶纺丝液共混来制取。将聚醚酯作为外用抗静电整理剂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抗静电性能的产生是因为,织物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用水来分散其表面的电荷,来达到降低静电的效果,所以我们所合成的抗静电剂,亲水性越好,那么其抗静电性能也就越佳。 本课题在于研究不同合成工艺及后处理条件下得到的聚醚酯型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性能的差异。 2、研究方法 ①实验仪器 1.加热套 2.四口烧瓶 3.电动搅拌器 4.温度计 5.蒸馏头 6.直型冷凝管 7.真空接引管 8.圆底接收瓶 9.真空缓冲瓶 10.真空油泵 ②原料 试剂名称 级别 来源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 化学纯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聚乙二醇(PEG)1000,1500,2000,3000,4000 化学纯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乙二醇(EG) 分析纯 江苏鸿生化工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SIPM) 分析纯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三氧化二锑 化学纯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钛酸正四丁酯 分析纯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③实验原理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的反应: 对苯二甲酸二乙酯与聚乙二醇的反应: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与乙二醇的反应: 间苯二甲酸二乙酯-5-磺酸钠与聚乙二醇的反应: 3、主要观点及结论 ①合适的合成条件:酯交换温度为180-190℃,缩聚温度为220℃左右,真空度756mmHg左右,催化剂为三氧化二锑。 ②PEG分子量与用量对聚醚酯抗静电性的影响 由上表可以看出,PEG分子量越低,质量百分比越高,静电电压,静电半衰期和润湿时间都是最小的,即抗静电性能最好。 反应条件和原料用量 ③聚醚酯结构中引入SIPM对抗静电性的影响 由上表可以发现,PEG分子量越低,引入的SIPM的质量越大,静电电压和静电半衰期的值就越小,即抗静电性越好。虽然,引入SIPM的量越多,抗静电性能就越佳。但是SIPM价格较贵,考虑到成本问题,一般我们选用的剂量为2g左右。 ④浸渍时间对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后处理工艺 由上图可以发现,10min之前,静电半衰期和静电电压都是呈下降趋势,即抗静电性能是逐渐增强的。10min之后,静电半衰期和静电电压变化不明显,即抗静电性能无明显变化。所以,我们一般选择浸渍时间为10min。 ⑤聚醚酯浓度对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由上表发现,当聚醚酯浓度达到0.2%之后,静电电压和静电半衰期都不发生明显变化,所以,聚醚酯浓度的选择为0.2% ⑥烘焙温度对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由上表发现,烘焙温度从120℃到160℃,静电半衰期和静电电压均呈下降趋势,即抗静电性能增强。从160℃之后,这两项数值均有大幅度提升,即抗静电性能大幅度下降,所以烘焙温度因选择160℃。 ⑦结构分析 聚酯中亚甲基振动吸收峰 羰基振动吸收峰 酯基振动吸收峰 芳环聚酯中亚甲基摇摆振动吸收 C—O—C 醚键吸收峰 苯环吸收峰 谢 谢 在实际出甲醇量与理论出甲醇量的比值达到0.85以后开始升温进行缩聚反应 酯交换温度若升温过快,会导致乙二醇的挥发。 因为缩聚反应的活化能比较高,应该要用高温反应,但是温度过高,会使聚醚酯发生分解反应,这个时候就要用真空辅助。实验中发现低于200℃的时候即使有很高的真空度也不能进行缩聚反应。 * 目前市场上价格大约为552元/100g,SIPM加多了之后,会引起耐洗性下降。 * 因为浸渍一定时间之后,布块已经吸附溶液中的聚醚酯到饱和状态 * 因为温度过高,会使部分聚醚酯发生分解反应,从而减少了聚醚酯链段中的亲水链段,使得亲水性下降,抗静电性能也下降。 * 在实际出甲醇量与理论出甲醇量的比值达到0.85以后开始升温进行缩聚反应 酯交换温度若升温过快,会导致乙二醇的挥发。 因为缩聚反应的活化能比较高,应该要用高温反应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