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预报技术方案精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项目概况、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 1 1.1项目概况 1 1.2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 2 2 工作内容、方案及工作计划 4 2.1工作内容 4 2.2工作流程 4 2.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案和计划 5 3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6 3.1质量保证体系 7 3.2质量保证措施 7 4技术方案 8 4.1与本项目有关的检验和能力 8 4.2对服务范围内提出任务的理解 8 4.3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方案 8 4.5具体工作安排 22 5技术服务承诺 22 6廉政建设 23 7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 24 8驻地建设 24 9 拟投入的仪器设备 24 10 必要的图纸和表格 25 1项目概况、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 1.1项目概况 1.1.1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起点接京台线建瓯至闽侯公路福州境内段,位于宁德市与福州市交界黄竹山隧道中部,路线经闽清东桥、闽侯县洋里、自沙、甘庶、荆溪,终点位于闽侯县荆溪镇白头村,与福州绕城高速公路两北段衔接,主线里程52.952公里。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米。全线主要工程量(不含互通区、服务区)有土石方479.2万m3,互通5处、服务区2处、特长隧道2.5座、中隧道2座、特大桥52座、大桥22座、涵洞33道、通道6处。 黄竹山隧道0.5座,其中左洞长4259米(起止桩号ZK99+128-ZK103+387),右洞长4234米(起止桩号YK99+I28-YK103+362),左斜井长1422.1米(起止桩号ZXK0+000-ZXK1+400),右斜井长1357米(起止桩号ZXK0+000-ZXK1+336),处于JTA1施工合同段,属长隧道。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隧道趁进口位于直线段,隧道出口左线位于R=1500米圆曲线上,出口右线位于R=1500米圆曲线上。左洞和右洞纵坡为:-1.3%。建筑净宽为3.75+0.5+1.0+0.75+1.0=10.75m。隧道净高5.0m,设计速度:100km/h,荷载等级:公路I级。 1.1.2 编制依据 《工程地球物理勘察规程》TB10013-2002;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 1.1.3隧道情况概述 本次技术服务内容为: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公路福州境内段JTA1合同段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技术服务。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公路福州境内段JTA1合同段隧道工程具体情况如下: 表1-1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公路福州境内段JTA1合同段隧道基本情况统计表 项目 里 程 桩 号 长度(m) 隧道检测长度(m) 服务期 黄竹山隧道 (A1) 右洞 YK99+128~YK103+362 4234 4234 ①超前地质预报:自进场起至隧道贯通止;② 隧道监控量测:自进场起至隧道主体工程完工止。 左洞 ZK99+128~ZK103+387 4259 4253 右斜井 ZXK0+000~ZXK1+400 1422.1 1422.1 左斜井 YXK0+000~YXK1+400 1357 1357 表1-2黄竹山隧道围岩类别统计表 单位:(m) 围岩级别 线路 Ⅱ Ⅲ Ⅳ Ⅴ 总长 左线 1288 2219 540 206 4253 右线 1457 2090 490 197 4234 1.1.4隧道工程地质评价 黄竹山隧道区属侵蚀剥蚀高丘陵-中低山地貌,该隧道穿越黄竹山体,地形起伏大,天然山坡坡度约25°~45°,山脊较陡峭,沟谷内常年有水。进口地面高程430~435m,出口处地面高程350~355m,隧道轴线最大海拔标高约1248m,植被较发育。进出口自然坡度约30-35°。经地质描绘、浅层地震物探及钻探成果揭露:存在三条断层构造带和两条岩性接触带,断层、岩性接触带及破碎带处,岩体导水性较好,对本隧道的稳定性和围岩级别有一定的影响。 1.2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 1.2.1组织机构 超前地质预报是一项集测试、分析、决策于一体的智能行为,必须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保证。 图1.1组织机构图 1.2.2项目人员组成 项目负责人: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工作大纲负责把关,对预报总报告的负责把关,参加各方协调会议,负责报告的审核。 技术负责人:参加各方协调会议,负责超前地质预报重大技术问题审定和指导。 现场负责人:根据已获通过的地质预报方案及在其基础上制定的工作大纲,负责现场的预报工作,负责各预报数据的的采集和汇总工作,负责报告的编写。 隧道超前地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