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考察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西村考察报告

华西村考察报告 提起华西村,人们并不会感到陌生,这样一个江南小村在改革开放后不断创造奇迹,有人怀着向往地把它看作传说中的“桃花源”或是“大同世界”的现代版本;也有人结合着理论说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社会主义未来闪耀着勃勃生机的一点星火。原因很简单,也很现实:华西村真的很富裕,华西村的农民真的住着三层别墅和开上了私家轿车,而这些正是其他人所没有达到或无方达到的。 2006年7月6日上午7时,我们在文法学院社科部组织下,怀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无限向往,前去华西村参观学习。 华西村位于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面积33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它是中外闻名的江南小村,江南农村田园旅游中心,其村有名的景点有80多处,华西金塔是它的标志性建筑,七级十七层,高98米。 华西村自1961年建村以来的40多年的时间里,走过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华西得到了成功实践。中央四代领导核心分别称华西村是:希望之地、共富之地、幸福之地、不简单之地!难怪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沈达人同志这样称赞吴仁宝老书记:“仁宝仁宝,国之魁宝;风风雨雨,红旗不倒;政治经济,全都想到;敢想敢干,名列前矛;改革开放,继续快跑;三个代表,又出新招;年过七十,日夜辛劳;健康长寿,人民需要。” 应该说,华西村“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决不是图有虚名的,他们在经济上取得的成绩太显著了。比如“努力一千天,创造一千亿”,这些在别人眼里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在这里却是活生生的事实。而这些成绩上还被他们打上了深刻的集体经济烙印,这一直都是华西村人所津津乐道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华西村从无到有办工业,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不断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步伐,在坚持合作经济为主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1994年组建华西集团公司,拥有固定资产40多亿元。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亿元。建村时,人均产值不到300元,四十年以后的今天,人均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农村住宅是一色马赛克装饰的多层别墅楼,每个家庭都拥有三间三层别墅楼,水电气俱全。内有客厅、卧室、餐室、浴室、车库、庭院。30%农户拥有轿车。宅区绿草成茵,花木似锦。旅游公司拥有金塔、桥文化、“天安门”、“山海关”、万米长城等80多个特色景点,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00多万人次,收入上千万元。 走在华西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听着导游讲述的华西村翻天覆地的巨变,让我深深感到,回顾华西的过去,实际上就是老书记带领华西的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有福民享、有难官当,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具体的说,就是作到了五个坚持[1]: 一、坚持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理想信念,做到有福先民享,有难先官当 老书记经常对人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是对的,但还不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古往今来,很多人往往是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而我们不同,提倡的是“有福民享,有难官当”,既能共患难,又能同富贵;既能见困难就上,又能见荣誉就让。少数地方是“有福官享,有难民当”。当今社会,有少数单位为什么搞不好?为什么人心涣散?为什么难以改变面貌,难以发展呢?实践证明,凡是一个单位“有福官享,有难民当”的,就难以有向心力、凝聚力,就难以发展。凡是一个单位,能够做到“有福民享,有难官当”的,组织就有战斗力,干部就有权威,经济就能发展,老百姓就能得到真正实惠。说到底,就是党员干部要淡泊名利,要有奉献精神,真正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坚持事实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地创高产出、人创高素质 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是大势所趋,只有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只有做改革的实践者、维护者,最终才是改革的受益者。老书记说:“发展经济办企业要坚持‘四千四万’:历经千难万险多创业,而不是千难万险装门面;说尽千言万语求效益,而不是千言万语去欺骗;走遍千山万水找市场,而不是千山万水去白相(玩);吃尽千辛万苦争实绩,而不是千辛万苦付高息。否则,很可能是“辛辛苦苦挑重担,认认真真搞破产。 ‘四千四万’精神,也是华西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化。” 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做到一边富口袋一边富脑袋 在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农村有些人对党的观念淡薄了,认为中国不如外国好;有些人对华西成就不太珍惜了,尤其是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农民教育问题日益显得重要。华西对村民开展“六爱”教育。就是“爱党爱国爱集体,爱亲爱友爱自己。”“六爱”是新时期华西精神的进一步具体化。通过“六爱”,带来了党风廉政、村民淳朴、民风纯真。真正达到了“老三无”:无赌博、无重大刑事犯罪、无封建迷信活动;“新三无”:无上访告状、无暗斗闹事、无“

文档评论(0)

pianbeng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