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可行性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可行性报告

利用植物内生真菌研制抗肿瘤药物 姓名:夏慧颖 学号:座机电话号码0220 班级:食品072 1.产品意义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各种各样的癌症和对药物具有抗性的病原菌的出现,人类的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目前针对各种癌症疾病,主要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措施,但其疗效难以令人满足。人们更加渴望获得更多新型、疗效更为显著的药物。 紫杉醇作为肿瘤治疗的优良药物已被世人接受,对卵巢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具有突出的疗效,。传统靠砍伐红豆衫树木生产紫杉醇已决无可能;而人工种植红豆衫生产紫杉醇, 也遇到成本、生产周期长等一系列难题。所以目前市场上紫杉醇奇缺, 奇贵。1993年,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Strobel从短叶紫杉Taxus breviforlia分离到一株内生真菌,它能与宿主植物产生同一产物———肿瘤治疗剂紫杉醇,扩大了药用微生物资源的范围,从而植物内生菌的研究开始迅速发展,为微生物生产紫杉醇带来了一线曙光, 并掀起了从内生菌寻找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热潮。 植物内生菌是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广泛分布于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近年来通过内生菌途径得到的活性物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有许多未开发的新化合物,其中一些化合物在抗菌、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有较高的活性,引起广大科学工作者的重视。这对于从天然药用植物中提取有用产物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平衡破坏,甚至物种灭绝将起到有效缓解作用,也为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 2.国内外研究进展最早提出内生菌概念的是Bary,此后大约100年间,内生菌的研究进展缓慢。直到1993年Stierle等从短叶红豆杉的韧皮部分离得到一株能产生紫杉醇的内生真菌一安德氏紫杉霉, 发现其发酵产物中也能分离出紫杉醇,.随后不断有新的研究报道推出。2000年, 南京大学等研究发现传统中药青篙内生菌印能够产生新的生物活性物质。国外,Wagenaar等从来源于传统中药雷公藤的内生真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出种新的生物碱,并且它们均是具有细胞毒作用的细胞分裂抑素, 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对多种人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该项目组成员于2001年从濒临灭绝的薄荷Dicerandra frutescens中分离出的内生菌能产生3种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二聚物.1999-2003年, 我国学者张玲琪等分别从植物长春花、桃儿七等植物中分离到产抗癌药物长春新碱和鬼臼毒素类似物的内生菌, 从美登木叶中分离到株球毛壳菌, 从该菌的发酵产物中提取出抗癌活性物质球毛壳甲素A。[2] 近几年,南京师范大学陈双林等从银杏坛树叶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 经鉴定为刺盘饱, 应用薄层层析、显色反应及分光光度法对该菌的发酵产物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该真菌能够产生黄酮类化合物。[2]李桂玲等也从药用植物南方红豆杉、、三尖杉和香榧 中分离到25株内生真菌对人口腔上皮癌细胞KB和人白血病HL-60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5]。李洁等从爵床Rostellularia procum bens中分离到2株有较强抗癌活性的细菌YIM 56081和YIM 56077,活性检测表明,2株菌的代谢产物均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作者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特征、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化学分类和系统发育等方面的研究;泰国学者从藤黄属植物中分离出5种内生真菌,并对这些内生真菌产生的65种次生代谢产物活性进行了测定,其中有11. 1%的代谢产物具有抗人肺癌NCI2H187细胞活性,有12. 7%的代谢产物抗人口腔表皮样癌KB细胞。[6]时至今日,已从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等红豆杉植物树皮中先后分离出多个产紫杉醇或其类似物的内生真菌菌株。我国也从东北红豆杉、尹根、茎、叶中分离获得种内生真菌, 经形态学和ITS分析, 确认分别属于子囊菌亚门的3个属和半子囊菌亚门的23个属, 表明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其中有4个菌种能产紫杉醇 。[4]目前,从药用植物内生菌中寻找到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至少10种以上,主要有萜类紫杉醇、紫杉烷等、生物碱类长春新碱、细胞松弛素等、鬼臼毒素类、黄酮类等。[6] 生产工艺流程 3.2植物内生真菌分离、培养 3.2.1内生真菌的分离。先用自来水将所采集的红豆杉植物组织表面冲洗干净,晾干水分后分别切取根、茎和叶,采用下述方法进行表面消毒[6]:浓度0. 1%升汞漂洗10~30 s→无菌水冲洗数次→浓度75%酒精漂洗30~60 s→无菌水冲洗数次。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取根、茎和叶,切成0. 2 cm×0.2 cm长段片,接种于加青霉素的PDA培养基中,在28±1℃条件下置于温箱静置培养3~7 d。同时将上述经表面灭菌的材料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接种于加青霉素的PDA培养基中,在28±1℃条件下置于温箱培养,检查表面消毒是否彻

文档评论(0)

keliao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