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的舆论监督项作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网络的舆论监督项作用

浅谈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 --以“李刚门”事件为例 摘要: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舆论监督的新的途径,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不可忽视。但由于我国的互联网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以“李刚门”事件为例,探讨网络的便捷性以及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缺点,以期合理合法使用网络舆论监督,使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发挥最大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便捷性 “李刚门”事件 网络舆论监督 Abstract: 21st centu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network media, aroused extensive attention. As a new way of public opinion, the network can not be ignored. However, due to the late start of Chinas Internet, there have been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ake “Gang” incident for example, we explore the convenience of the network and its merits and demerits of public opinion for a reasonable and legitimate use, so that the role of the network to maximize the effect of public opinion. Keywords: the convenience of the network LiGang Scandal network supervision 前 言 从2010年10月6日晚,“李刚门”事件发生后,“李刚门”事件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关于该事件的帖子数量,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公众利用网络平台,发表个人的观点、意见和看法,想要通过利用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来维护弱者的权益,使事件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 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和事件、个人行为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看法,产生并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对现实社会起到监督、检查的功效。就此而言,网络舆论监督是“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部分。其主体应该是网络公众,即网民。网络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络已经造成了一种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的平台。网民大多通过新闻跟帖、BBS论坛发贴或跟帖、个人博客或网上签名等多种形式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新闻、社会事务和公共决策中去,迅速形成舆论合力,从而实现监督的目的。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主要媒体。据统计2000年7月,中国网民只有1690万;而截至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跃居世界首位①。网络已在城镇及近城乡村地区大为普及,受众广泛,正成为仅次于电视的新式大型传媒工具。而且通过网络获得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舆论监督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网上言论相对来说比较自由而且互动的方式也比较方便。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它克服了传统媒体管制多的缺点。网民可以通过播客、贴吧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且方便快捷。只要不触犯法律,网民可以畅所欲言。在此条件下,网民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舆论监督,无后顾之忧! “李刚门”事件及其体现出的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2010年10月6日晚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后经证实了解,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此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语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网络用语。李刚门事件也体现出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⑴跨地域性 “李刚门”事件只是一个酒后撞人事件,如果没有网络媒体,“李刚门”事件很可能只是成为一个地方性的焦点,而不会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事件。网络的介入使地方保护主义庇护的一切无所遁形,从而大大拓展了舆论监督的广度和力度。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

文档评论(0)

5181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