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观念的变革
1.梁启超与“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2.陈独秀与戏剧观念的更新3.晚清的白话文运动
4.林传甲、黄人与《中国文学史》 5.王国维的文学观念
黄遵宪被公认为晚清“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其“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的呐喊成了诗界革命的口号;其《人境庐诗草》的清新之风,一扫旧体诗的陈腐暮气;其诗作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晚清绝大多数重大历史事件,因此生前即有晚清“诗史”之誉。(名词解释)鸳鸯蝴蝶派,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所谓,“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据说是他们常用的名词,故被用来命名。代表作是徐枕亚的《玉梨魂》。五虎将:徐亚枕、李涵秋、包笑天、周瘦鹃、张恨水
一、五四文学革命与文学思潮 (倡导人:陈独秀和胡适。杂志:《新青年》
1.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新青年》。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1916年9月第二卷改名《新青年》,1917年迁至北京)在上海创刊,是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挑战、进击的主要阵地。
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作品《人的文学》明确了新文学的核心内容:人的文学,即平民文学。
新文学社团和流派(那个作家是那个文学社的)
(1)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均等12人。以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为代用会刊,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 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倡导“写实主义”文学精神。
(2)创造社
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早的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留学日本学生。 先后在上海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等十余种刊物。 创造社以1925年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以建设新文学为己任,在美学立场上推崇直觉、灵感和天才,主张“文学是自我的表现”。
(3)湖畔诗社
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 出版合出诗集《湖畔》。 以清新质朴、大胆率真的情诗在白话诗发展上占有一定位置。
(5)南国社南国社是出自创造社的田汉领导创立的一个综合性艺术社团,以戏剧的成就与影响最大。1924年即有《南国半月刊》,田汉20年代的剧本代表作都在上面发表。1927年冬,南国电影剧社改组,正式定名南国社。
(6)语丝社
1924年11月因以文学为主的综合性《语丝》周刊创刊于北京而得名。 鲁迅被称为“语丝派主将”,语丝社成员还有周作人、林语堂、章川岛、孙伏园等 。侧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为新文学灌注了现实关注意识。 “语丝文体”。
(7)莽原社、未名社莽原社、未名社是20年代中期成立于北京、得到鲁迅扶持的青年作家社团,办有《莽原》、《未名》,未名社有同人团体的性质,出书二三十种。主要人物有高长虹、尚钺、台静农、李霁野、韦素园等乡土文学作家和翻译家。
(8)新月社
1923年,徐志摩、陈源、胡适、梁实秋等以聚餐会形式开始在北京活动。 1924年4月,成立了新月社,徐志摩创办《晨报副刊·诗刊》,由此形成新月诗派,聚集了闻一多、徐志摩、饶孟侃、朱湘等诗人。倡导新格律诗,对现代新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第二章鲁迅 (中国小说之父)呐喊与彷徨时期(1918—1927):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主将,经历了“呐喊”到“彷徨”的精神历程。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同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工作。此时期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堪称中国小说的典范)、《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和五本杂文集。
最后十年(1927年底-1936):完成了《故事新编》
《狂人日记》的思想深度; “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鲁迅论《狂人日记》
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
首先理解封建礼教“吃人”。
其次理解为什么说礼教“吃人”。
总之,以家族制度为基础的中国封建文化,是一个人性缺席的文化。那么,鲁迅在自己的第一篇作品中就把整个封建文化的要害抓住,从根本上彻底否定封建文化。这是《狂人日记》作为第一篇白话小说所体现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代理性精神。《狂人日记》冲破了传统手法,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作品的思想性主要是通过象征主义方法来体现的。狂人日记的艺术手法:
《狂人日记》冲破了传统手法,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作品的思想性主要是通过象征主义方法来体现的。可以说,现实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狂人日记》的骨架和血肉,象征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灵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