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静中学高考诗歌鉴赏全突全胜对比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 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 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 ①凤城:京城。
(1)这两首送别诗都写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做简要说明。
答:(2)《丹阳送韦参军》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答案 (1)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韩诗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2)后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这两句既写人又写景,一个“望”字暗示站立时间长,
写出牵挂之切,足见友情之深。“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望中所及,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点点,渐飞渐远,直
到消失,只剩下悠悠不尽的江水,作者无尽的思念也寄寓其中,意味隽永,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很有感染力。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沂。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 罟(gǔ)师:渔夫,这里指船夫。
(1)王诗中首句“杨柳渡头行客稀”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略作赏析。
答:(2)这两首送别诗,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新奇、形象、蕴含丰富,请略加分析。
答:答案 (1)“渡头”点明地点,“杨柳”点明节令,唐人有以折柳送行的习俗,烘托送别气氛。行客稀见,境地之凄凉,反衬送别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总之,首句从环境和感情上为下文作了铺垫。
(2)两首诗都用了比喻手法写离情。王诗以眼前无边无际的春色比喻自己心中无限依恋的惜别之情,且从
江南江北一齐随朋友而归;李诗则以眼前这浩浩东去、无穷无尽的长江之水比喻自己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二诗均即景抒情,状难写之情如在眼前,且情和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大意对即可)
3.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题。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①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送 春王 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注】 ①上林:即上林苑,本是汉代长安附近的著名官苑,这里指唐代长安的花园。
(1)杨诗中出现了两类赏春的人,他们分别是和。
诗中所描绘的新春景象是(2)王诗表现了怎样的情思?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3)对两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诗重在描写,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细节,歌颂了早春的美丽。
B.王诗重在议论,以生动的词句,明丽的意象,表达对春天的认识。
C.杨诗意在表明诗人应细心观察生活,诗歌应反映大众的思想感情。
D.两诗均寄情于景;杨诗用了反衬的手法,王诗则以尾句直接抒情。
答案 (1)诗家(或“诗人”) 看花人(或“其他人”)
刚刚吐出嫩黄的幼芽尚未全绿的柳枝
(2)表达了惜春之情,表达了留住美好事物的信念。暮春三月,春花已败,但仍有新花开放;代表着春天
来到的燕子日日在檐下飞来飞去;痴情的子规鸟半夜还在鸣叫;它们在共同努力,想留住那将逝的春天。
(3)D
4.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3)题。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①,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
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②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裛③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颦④。
【注】 ①杭州灵隐寺多桂树,传说“此月中种也”,中秋之夜,寺中有桂子坠落。②洛城,即洛阳。创作词
时刘与白都在洛阳。③裛,通“浥”,沾湿。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词开头两句直抒胸臆,后以“山寺寻桂”“枕上看潮”两幅场景抒情表意。
B.“寻桂”一句实中有虚,“看潮”一句静中有动,两句皆景中有人,情趣盎然。
C.刘词中独坐之愁人,与风中柳枝、带露兰草形成意境隽永的图画,构思新巧。
D.两首词同一词调,且都是回忆江南春色之作,但具体内容与情感却不尽相同。
(2)请用两个词概括白居易词中表达的对杭州的感情:、。
(3)刘禹锡词中“弱柳从风凝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答:答案 (1)D(白词写的是秋天的景色,刘词并非“回忆”。)(2)喜爱(或“赞美”) 眷恋(或“怀念”)(3)运用拟人手法(或“比喻”“想象”),描写了柔弱的柳条随风轻摇,恍如一位女子正挥手举袖与春天作别;碧绿的兰草沾满露珠,好似少女在惜别之际泪洒罗巾。表达了惜春、伤春的孤寂、哀愁情怀。
5.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计算机视觉 第7章 摄像机成像模型.ppt VIP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docx
- 宠物医院一例猫血栓诊治方案.pdf VIP
- 史铁生的课件.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育才集团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 VIP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2章平行线 ---纸片翻折问题 专题练习(word版、含解析).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01(江西专用,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_第十四章)【含答案】.docx
- 介绍信 接洽函.docx VIP
- 2025年-2025秋形势与政策课件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pdf
- 第05讲 平行线中的翻折问题解题技巧(含解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