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任务根据原动件的已知运动参数和机构尺寸,求解从动件的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包括位置分析、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 目的设瞬心的数目为K,构件的数目为N,则 K=N(N-1)/ 2 ω3 = ω2 (P23P12)/ (P23P13)=2.48 1/s VC=μl(P34P13)·ω3 =0.40 m/s VE=μl(EP13)·ω3=0.36 m/s 当P13与C点重合时,VC=0 一解:AB与BC拉直一条线 量得:?=26° 二解:AB与BC重叠一条线 量得:?=225° 图示齿轮机构,设已知齿轮1的角速度ω1和机构尺寸,试求:1. 机构的所有瞬心2. 齿轮3的角速度ω3 图示六杆机构,设已知杆1的角速度ω1和机构尺寸,试求:1. 构件1、3的相对瞬 心2. 构件3的角速度ω33. R点的速VR矢量方程图解 法(vector equation diagram)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运动矢量合成原理。 方法:首先根据运动合成原理,列出机构速度合成的矢量方程式,当速度矢量方程式中只有两个未知量时,作矢量多边形/polygon求解所需要的速度。构件上任一点B的运动,可看作是随该构件上另一点A的平动(牵连运动)和绕A点的转动(相对运动)的合成。 速度多边形(速度图)小结: ①由极点p指向某小写字母的矢量,代表机构上对应大写字母点的绝对速度; ②连接任意两小写字母的矢量,代表机构上对应两大写字母点间的相对速度,相对速度的指向与相对速度下标字母顺序相反; 求VB------ 用速度公式 求VC------ 用同一构件两点之间的速度矢量方程 求VD2(VD4)------- 用速度影象法 求VD5------ 用两构件重合点之间的速度矢量方程 求ω5------ 用速度公式例:图示为一柱塞唧筒六杆机构。设已知各构件的尺寸为lAB=140mm,lBC=lCD=420mm,原动件1以等角速度ω1=20rad/s,沿顺时针方向回转。求V5 、ω2、 ω3。 解: 1.高副低代 2.把构件2扩大到包容点K 3.利用构件2、3的重合点K2、K3进行求解。 概述解析法是用向量/vector、复数/plural、矩阵/matrix等数学运算工具对机构作运动分析的方法。借助于计算机可进行高效率的运算、获得高精度/high degree of accuracy的分析结果。 建立单杆构件和各种基本杆组的数学模型 编写子程序(函数) 拆分机构 编写主程序 》输入待求机构的已知参数 》依次调用所需的子程序 》运行主程序,输出所需的参数工程实际中所用的机构多为II级机构,它们所含基本杆组最高级别是II级杆组,即双杆组。双杆组最常见的有三种型式(见左图)。本节仅介绍含有常见双杆组的II级机构的运动分析。已知: A、B两点间的距离为l l的位置角φ、角速度ω和角加速度ε A点的位置坐标xA,yA A点的速度vAx,vAy A点的加速度aAy,aAy 求构件上B点的: 位置坐标xB,yB (位置分析) 速度vBx,vBy (速度分析) 加速度aBy,aBy (加速度分析)当B、D两点位置确定后杆组有实线及虚线所示的两种装配形式。已知: 外副B、D的位置坐标xB,yB 、xD 、yD ;速度vBx、vBy、vDx、vDy ;加速度aBx aBy 、 aDx、aDy 杆长l2、l3求: 内副C的位置坐标xC,yC ,速度 vCx,vCy 和加速度 aCy,aCy 杆2的角位置φ 2 ,角速度 ω 2 和角加速度 ε2 杆3的角位置φ 3,角速度 ω 3 和角加速度 ε3当B点的位置和移动副导路位置确定后,杆组有实线及虚线所示的两种装配形式。已知: 构件2的长度l2 外副B的位置坐标xB、yB 、速度vBx,vBy和加速度aBy、aBy 移动副位移参考点P的位置坐标xP、yP ;速度vP和加速aP 滑块3的位置角φ3、角速度ω3和角加速度ε3 求: 内副C的位置坐标xC,yC ,速度 vCx,vCy 和加速度 aCy,aCy 杆2的角位置φ 2 ,角速度 ω 2 和角加速度 ε2 滑块3上C点相对于参考点P的位移sr、速度vr和加速度arTaking the time derivative of Eq.39 and yields :当B、C两点的位置确定后,杆组有实线及虚线所示的两种装配形式。已知: 构件3的长度l3和偏距e 外副B的位置坐标xB、yB 、速度vBx,vBy和加速度aBy、aBy 外副C的位置坐标xC、yC ; 速度vC x,vCy和加速度aCx、aCy求: 导杆3的角位移φ3、角速度ω3和角加速度ε3 导杆上D点的位置坐标xD、yD ; 速度vDx,vDy和加速度aDy、aDy 滑块相对于导杆的位移sr、速度v

文档评论(0)

cj800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