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第一轮复习第50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一: 1889年日本宪法 1.制定背景: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向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倾斜的政策,不仅引起农民的不满,也引起了中小资产阶级的不满, 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很多地方农民发动暴动,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掀起的“自由民权运动”影响深远、遍及全国。为了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制订宪法。 2.宪法的主要内容 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享有广泛的统治权。国家主权不在人民手中,而是掌握在天皇手里。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 日本国会称为“帝国议会”,规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贵族院由皇族、华族和天皇任命的“敕选议员”组成,它实际上是大官僚、大财阀和大军阀等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众议院由选举产生,按照选举法,只有直接缴纳一定国税且年满25岁的男子才有选举权,30岁以上的男子才有被选举权。日本的议会没有独立的立法权,议会的立法必须经天皇批准方能生效, 宪法规定设立内阁和枢密院。由国务大臣组成的内阁对天皇负责,对议会只负有“道德上”的责任。枢密院,它由天皇敕选的“元老”“重臣”组成,独立于议会和内阁之外,在政治上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实际上是最高决策机关。 1889年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结构 天皇 内阁 议会 军队 枢密院 贵族院 众议院 民选产生 三、明治维新的评价: 1、结果: ①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②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2、性质:为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 3、作用: ①政治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民主化; ②经济上:开始确立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到19世纪90年代初,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③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④文化上,革除旧俗,大力西化,使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⑤国际地位: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并逐步成为列强。 4、局限: ①地主土地私有制导致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的狭小; ②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对外发动扩张战争; ③建立天皇专制制度—人民缺少民主权利; ③推行愚民政策和灌输天皇崇拜思想—民从对天皇的盲从思想。 ⑤大垄断财阀获得发展—压制中小资本发展。 三、明治维新的评价: 1872年,日本迫使琉球国王宣布自己是日本的藩属。 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 1876年,日本入侵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1879年,日本吞并了琉球,把它变成冲绳县。 1894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签订。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给日本的赔款按当时日元计算,加上利息,共计3.6亿日元,这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的国家预算额,它是按照军事费用84.7%,皇室费用5.5 %,教育基金2.8%及其他部分来分配的。这笔赔款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壮大了日本的军事实力、巩固了天皇制、发展了教育,在促进日本社会发展的同时,又促使其进一步加紧侵略扩张。 ? 中日甲午战争 【例题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日本岩仓 图二日本早期 使节团出访欧美 火车站 (1)材料一中,日本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的背景是什么?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有何内在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日本岩仓 图二日本早期 使节团出访欧美 火车站 (1)材料一中,日本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的背景是什么?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有何内在联系? (1)背景: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 内在联系:图二是图一的产物。日本明治维新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因而日本出现了早期的火车站。(或日本早期火车站的出现是明治维新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产物)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教育改革的哪些特点?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天皇在巡视地方,视察学校的过程中,天皇的侍讲、宫廷官僚元田永孚于1879年发表了一篇题为《教学大旨》的文章,公开主张教育的根本精神应以讲授仁义忠孝的道德为第一。……1882年,元田永孚根据天皇之命,编写了充满忠孝仁义的《幼学纲要》,发给全国小学进行学习。1886年,日本内阁制定了《帝国大学令》、《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学校令》等比较完整的教育法令,进一步改革了教育制度。概括这些法令的内容,就是要从小学到大学,向学生系统地灌输国家主义和天皇主义,培养为天皇制国家效力的思想。 *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5讲 明治维新 FYB 2011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