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六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命题学校:东莞中学  2015,12,18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道法自然    C.?主权在民D.以民为本
25. 2015年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说明
A.韩国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			B.李氏王朝是儒学的主要传承者
C.印刷术最早由中国传入韩国			D.儒家思想具有世界影响力
26.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认为:“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知之何”。为解决“前此选举”所带来的弊端,中国封建统治者推出的举措是
A.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C.科举制D.郡县制
27.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收成下降时优桖农民。这表明
A.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古代商业政策较为灵活
C.商人地位逐步超过其他社会阶层D.宋以后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
28.中国古代曾出现内阁,近代英国形成内阁制。二者都
A.标志着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B.是法定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
C.对君权构成了有效的制约D.可参与国家的重大事务
29.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意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甚至英军在行进开战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这样的记载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B.中英贸易没有因战争而中止
C.民众的反封建思想强烈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30.“上师尧舜禹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B.三权鼎立是治国之本
C.以儒学作为变法指导思想D.传统文化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
31.20世纪50年代末,东北某大学生被分配至山西支援建设。1962年因政府实施压缩城镇人口的政策又返回家乡务农。据该青年的这一经历可以推断当时
A.国民经济出现较大波动B.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建设需要
C.计划经济决定个人前途命运D.“左”倾错误导致失业严重
32.蒸汽机的推广也包含瓦特专利权的使用,瓦特因此成为很有钱的名人。1630—1809年,英国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639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这表明
A.英国政府重视人才培养B.工业革命期间开始有了专利法
C.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发明创造D.专利法推动了发明创造的不断涌现
33.英、法、美、德在近代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但各国模式又不完全相同,其共同点不包括
A.逐步形成分权制衡机制B.民意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C.国家元首拥有行政实权D.法律规定议会享有立法权 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化代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韧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摘自《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宋至明清市镇机能的变化试用史实说明这一变化对产生的影响。⑵.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主要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中英城市化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
材料一??《日本报论中国》中报道了日本基于其改革经验对中国提出的改革建议:“中国必尽革其旧日之弊,举国而效西方之治,政令教化,成与维新而后可。约而举之,其尤不可须臾缓者三,日武备也,度支也,学校也。”——据《时务报》第36册?
材料二??任何民族文化都有自尊性、自爱性、排他性。太阳底下,没有哪一个民族、国家对外来文化是不加选择不加过滤地全盘吸收的。——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⑴.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