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1. 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多万种, 根据是否有脊柱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P2) 2.鱼类根据其生活水域的不同,可以分为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 鲨鱼(P2图):现存最大鱼类;中华鲟(P3):国家一级保护鱼类 “四大家鱼”(P3):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3.鱼的外形(P3):梭形(流线型)(减小运动时水的阻力); 鱼体表被覆鳞片,外有粘液,(起润滑作用); 鱼的鳍可分为奇鳍(包括背鳍、尾鳍、臀鳍)和偶鳍(包括胸鳍、腹鳍); 鱼的身体两侧还有侧线(感知水流变化); 鱼体内有鱼鳔(控制鱼上浮和下潜)。 4.模拟实验。(P4) 5.鱼的游泳:提供动力——躯干和尾的摆动; 转换方向——主要是尾鳍,胸鳍起辅助作用; 保持平衡——胸鳍、背鳍、腹鳍。(P6) 6.鱼的呼吸:鱼靠鳃呼吸(P7讨论题1):水由口入鳃再从鳃盖后方流出,当水流经鳃时O2 由水进入鳃中毛细血管,CO2从毛细血管进入水中,水中CO2含量增加O2含量减少; 鳃适于呼吸的特点(P7讨论题2):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气体交换由鳃丝构成,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 (O2 表示氧气;CO2表示二氧化碳) 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鱼离开水后,鳃丝黏连,鳃片覆盖粘连,减小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上空气干燥,鱼会因缺O2窒息死亡。 判断鱼是否新鲜:新鲜的鱼鳃鲜红色,死亡久的鱼鳃呈暗红色。(P7) 7.其它水生动物: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 常见:海葵 海蜇 珊瑚虫 水母;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保护。常见:河蚌 章鱼 乌贼; 甲壳动物——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头胸甲。常见:虾、蟹、水蚤 (P8-9)(属于节肢动物) 8.叫鱼而非鱼的:鲸鱼(哺乳动物); 鲍鱼、章鱼、鱿鱼、墨鱼(软体动物); 娃娃鱼(两栖动物);鳄鱼、甲鱼(爬行动物); 9.不叫鱼而是鱼的:海马、泥鳅、黄鳝、中华鲟、河豚等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陆生动物对陆地环境的适应:1.陆地气候干燥,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爬行动物角质的鳞或甲(如蛇)、昆虫有外骨骼(如蝉蜕); 2.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等; 3.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体内的器官(如肺和气管); 4.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比较发达。(P13) 一、 蚯蚓:1.蚯蚓的生活环境: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2.蚯蚓的形态特征:由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运动:靠刚毛和肌肉蠕动; 3.呼吸:湿润的体壁(外有粘液内有毛细血管);体温:变温动物。 4.区分蚯蚓身体前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头部; 5.实验时蚯蚓身体保持湿润的原因(P15讨论题):蚯蚓靠体壁呼吸,体壁黏液只有 保持湿润才能进行气体交换; 6.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的原因:雨水把土壤中空气挤出,土中缺氧,蚯蚓出来呼吸; 7.蚯蚓身体分节的原因:使运动更灵活。 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如:蚯蚓、沙蚕、水蛭。(P14-16) 二、兔 1.体表被毛——保温作用; 2.前肢短小后肢粗壮,适于跳跃运动; 3.与草食性相适应的特征门齿(切断食物)和臼齿(磨碎食物)发达,无犬齿(撕 裂食物,肉食性动物犬齿锋利)盲肠发达,可以消化纤维素; 4.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心脏四腔血液循环为双循环(输送氧气能力强,为身体 提供足够能量),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恒温动物只有鸟类和哺乳类,与变温动物相 比体温恒定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胎生哺乳。(P16-18)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1.(P20)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除了企鹅、鸵鸟等,绝大多数鸟都善于飞行。 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2.家鸽(P22-23) 体形呈流线型,减少飞行阻力; 前肢变成翼,展开呈扇形,翅膀上的羽片彼此覆盖,可以增强动力; 骨骼轻而坚固,长骨中空,可以减轻体重; 胸肌发达,便于牵引两翼作长距离飞行,增强了动力; 鸟类食量大,消化力强,可以为飞行提够足够能量,直肠短,排便快,便于减轻体重;心脏发达,可以为飞行提供足够的能量; 鸟类呼吸为双重呼吸:肺(气体交换)和气囊(暂时储存气体;减轻比重;散热,无气体交换功能),一次呼吸两次气体交换,增大了氧气的供给量; 鸟类体温高而恒定;生殖为卵生。 3.昆虫(P24)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 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昆虫(P25)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作用: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防止水分蒸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