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改革的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 ——理解课程改革的两个维度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全球化潮流中进行的一次巨大的变革,对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归纳,使这次改革获得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同时,课程改革也注意到了本土文化教育中那些优秀的传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创造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是,怎么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的关系,在国际视野和本土背景之间保持一定的均衡,对于我们整个课程改革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更新课程理念,与国际主流课程观保持同步   全球化潮流使课程改革获得了新的时空观,相互沟通、交流和合作是国际教育改革的明显趋势,现代教育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国际现象。在保存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培养人类的共同意识,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教育应该超越本国的局限,提倡国际化,这是人类面临共同问题的情况下,应该特别强调的东西。就课程改革本身而言,需要我们向先进国家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很多很多。新的课程改革要吸收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成果,反映国际课程改革的主流思想。这需要我们按照终身学习的目标和要求,改革课程的客观层面如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同时,更要改变课程的主观层面如教师的对课程改革的思想认识、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行为,乃至重建整个学校文化;需要我们坚定地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学生潜能的理念,构建新的主客观统一的知识观,着眼于学生潜能开发的课程和教材观,主动探究、动手实践的学习观,关注和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观、多元的和发展性的评价观,等等,   关注国外课程改革,不仅要关注引导改革的新的课程理念,更要关注落实课程核心的那些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例如,英国的课程改革在强调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发展目标,强调自我、人际关系、社会和环境等价值观的同时,特别重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的培养,如交流的技能、数的处理的技能、信息技术的技能、共同操作的技能、改进学习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等;美国劳工部获取必须技能部长委员会发布的关于2000年的报告《要求学校做什么样的工作》,提出了一些与学校课程培养目标相关的能力和基础方面的要求。他们提出了处于核心地位的五种能力和三方面技能和个性品质基础。这八种要求对所有学生都是极为重要的。  五种能力包括:1.资源:确定、组织、规划和分配资源;2.人际关系:与他人共同工作;3.信息:获取和使用信息;4.系统:理解复杂的相互关系;5.技术:运用多种技术工作。   三部分的基础包括:1.基本技能:读、写、完成算术和数学运算、听和说;2.思维技能:创造性地思考,做出决策,解决问题,想象。知道如何学习和进行推理;3.个性品质:有责任感、自尊、有社交能力、自我管理,正直和诚实。  我国台湾地区的课程改革,在确立九年一贯、课程整合和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等基本方向后,强调以生活经验为重心,瞄准10大技能和能力目标:1.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2.欣赏表现与创造,3.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4.表达、沟通与分享,5.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6.文化学习与国际理解,7.规划组织与实践,8.运用科技与资讯,9.主动探索与研究,10.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对国外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借鉴,不仅要吸收其成功的经验,研究这些成功经验背后隐藏的改革的动力机制和改革带来的理念,也要研究那些不成功的课程改革及其改革阵痛中所带来的深刻教训,从而使我们避免和他人同样的错误,少走弯路。有时,对改革的教训的研究和慎思,比对改革成果的简单吸纳更为重要,也更成为自身的改革所需的警示。  (二)关注课程改革的本土背景,吸收我国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  任何课程改革都是本土的,同时也就是民族的、传统的和现实的,课程改革实质上也是文化的选择。关注课程改革的本土背景,首先要跳出纯粹教育的视野,将课程改革放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民族振兴的大背景大视野中去考虑。审视传统审视文化,常常是改革的起点,发掘本民族文化和传统中那些最具科学性、人文性和创造性的因素,为课程改革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成分。改革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民主文化教育传统中的精华部分复兴和弘扬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百家争鸣,曾经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文化与教育的繁荣时期,其中许多思想精髓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整个教育,但遗憾的是,他们那种思考和创造的勇气在经历长时期封建文化专制后失落了。  对本土文化的思考应该成为我们重新思考和创造的动力和起点,决不是回到遵从、教条、禁锢的轨道。同时要进入学校教育的深层结构,对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内容、结构和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反思。应该承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领域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对大课程结构的研究和实验,主体性性教育教学、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情境教学等等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实践。

文档评论(0)

yinmingd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