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教育集团新西兰留学专家介绍留学新西兰日记.docVIP

 360教育集团新西兰留学专家介绍留学新西兰日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留学新西兰日记   新西兰最大的免费留学服务机构——新西兰教育联盟金牌留学专家冯霞老师介绍,一位留学生在新西兰摆摊经验分享.   临来新西兰的时候,我批发了一些中国手工艺品,心想在新西兰卖卖看,说不定还能发一笔小财呢。   我所在的城市叫达尼丁,是南岛的一个颇具苏格兰风格的小城。说它小是跟中国的城市比较而言,其实这是新西兰第四大城市呢。虽然只有12万常住人口,其中还包括就读于奥塔哥大学的两万名学生。   当月10日大学开跳蚤市场,算得上是本市规模最大的小商品交易会了。摊位费很便宜,学生只要18块钱。一个叫巍巍的缅甸华裔女孩约我一起去,她有一些旧衣服要卖。   早晨7点半我们就出发去学校。顶着东北方向升起来的太阳,依然很不习惯,感觉怪怪的。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人影。北京的早晨,7点半正是车来人往赶着上班的时候。可能是因为这里从不塞车,所以人们不必早起。   8点钟,一辆大卡车送来了很多桌子和椅子,供大家免费使用。大家开始搬桌椅,布置柜台。巍巍把旧衣服挂在自带的衣竿上,我的东西就摆在桌子上,红红的一片——中国特色嘛。   写价签的时候,我犯怵了,该卖多少钱呢?根据批发价,我把它们简单分成两类。干脆就卖两块三块吧,因为币值的不同,我一算还翻了五番呢。巍巍说,不能这样,人家会说你倾销,来找你抗议的。不能比同类产品过于便宜。等看看别人卖多少钱再定价。   等到9点,摊位都上齐了,也没见有人卖中国结。倒是看到不少新西兰人卖毛利人的工艺品,很简单的东西,要卖到20多块钱,而很多亚洲学生卖的东西都很便宜。巍巍说,以前有人卖这个东西,好像不好卖。我心里并不相信她说的话。又漂亮又便宜的工艺品,怎么会没人喜欢呢。她建议我定价三块和七块。她说,要是有人喜欢,这个价格并不贵,如果他不喜欢,再便宜也不会买。   陆陆续续有顾客来了。他们先在巍巍的衣服摊上挑挑拣拣,然后看也不看我一眼,直奔右边卖那些闪着亮光的金属或者玻璃首饰摊上,又是一番扒拉。开始我没在意,同样的情况接连发生,我着急了。我想不通为什么没人对我的东西感兴趣。这一大片红彤彤的手工艺品,他们怎么就视而不见呢,这些老外真是没眼光。可是我在国内接待外国旅游团的时候,他们很喜欢这些民俗工艺品啊。离我不远的一个卖毛线帽的老太太一边看摊,一边悠闲地织着帽子,并不在乎没人光顾,我知道那是因为她的价钱定得很高。我劝自己要有耐心。   巍巍的旧衣服却卖得很快。不管是冬天的毛衣还是夏天的T恤衫,都有人买。新西兰虽然有四季,但是人们穿衣服却好像不分四季。现在是达尼丁最冷的时候,白天最高气温12度左右。穿着短袖上衣和短裤,不穿袜子只穿拖鞋的人在大街上比比皆是。看到穿厚厚羽绒服的,不用猜,一定是像我们这样新来的中国人。有趣的是,所有的买主基本都是新西兰人。   据说一般华人不喜欢别人穿剩的衣服,觉得很丢面子;还有在这里买旧衣服的价钱在国内可以买到新的了。新西兰的学生很穷,他们的学费一般都是向政府贷款,生活费有些是父母帮忙,有些学生还是靠贷款,每周150元,毕业以后自己还,所以他们穿衣打扮很不讲究。留学生反倒比他们阔绰得多。   巍巍帮我出主意,让我用英文写出“剪纸”“中国结”等名字,以及它们的含义和用处,因为学生们大多没有去过中国,不了解中国文化,也不习惯大红大绿的颜色,甚至不知道可以拿它来做什么,放在哪里。我茅塞顿开。   过了10点钟,终于有人注意我的东西了,我用英文跟她打招呼,一开口,竟然是一位中国人。她说当初从国内带来的东西不够多,来买几件送人的礼物。嘿嘿,我一高兴就说,我给你便宜两块钱,咱俩合个影吧。   就这样,我的第一笔生意做成了。   过了一会儿,又晃悠过来一个老太太。我赶紧给她介绍各种工艺品。她痛痛快快地拿了几样,笑眯眯地说:“我上个月去中国旅游,很喜欢你们的工艺品,回来很后悔没有多买一点呢。”原来如此。   慢慢地我摸索出来了:有兴趣来看我东西的,基本上都是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且中老年人居多。那些年轻学生,看都不看一眼。也不该怪人家,我自己不也是对印度摊位上的那些奇奇怪怪的香料不感兴趣吗。   中午吃饭时间,摊位上又热闹了。我这里还是冷冷清清,不过我心里有底了。这时候一位中年妇女直奔我的摊位而来,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原来,她的母亲喜欢东方文化,收集了很多中国工艺品。她要买一些送给母亲。挑好了东西,刚要付钱,她突然想起什么来了,我不由得心里一阵紧张。“对不起,我没有现金。你等我一会儿我去取钱好吗?”嗨,这些老外,不带现金只带信用卡,害我虚惊一场。   巍巍好不容易抽出空来跟我聊天。她说:“我们出国特别不容易,因为缅甸军政府不给我们发护照,所以能够出来的人特别少。很多新西兰人根本都没听说过缅甸,甚至问我那是不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我刚来的时候也很不习惯这里,吵着要回国,为此跟父亲闹了好几次。我知

文档评论(0)

mu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