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2)水文统计基本知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机率与频率 第三节 统计参数 第四节 经验频率曲线 第五节 理论频率曲线 第六节 适线法 第七节 相关分析 第一节 概述 水文现象和自然界中其他现象一样, 其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包含必然性和偶然性(随机性)两面。 河流上任一断面的年径流量值,由于每年有降水发生,则必有径流量产生,这是必然性,然而,年径流量,因受流域许多因素影响,即使年降水量相同,年径流量也不完全相同,这就是水文现象偶然性(随机性)。 例如,流域开发——河流未来的径流量;设计拦河坝——未来河流洪水的大小。但由于影响径流的因素众多,难于应用成因分析法作出长期的时序定量预报。基于水文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可进行概率预估以满足规划设计的需要——水文统计法。 据上表,以水位为纵坐标,频率为横坐标,将实测数据点绘于图中,得到频率密度图和累积频率图(下图)。 2. 频率密度曲线与频率分布曲线 第三节 统计参数 将n项观测系列依大小次序排列后,位置居中的那个数值便称为中值(中位数)。当n为偶数时,则取这系列正中的那两数的平均值为中值。 例如,系列10,11,13,15,17,19的中值,即第三项和第四项的平均值等于 (13+15)/2=14。 从经验频率曲线图上,看出:据20余年的实测资料,在经验频率曲线上仅能读出相应于P=4%至P=95%所对应的年最大洪峰流量值。为推求更小频率,如P=2%(50年一遇)或P=1%(百年一遇)的设计洪水,则需将曲线向左上方外延,这种外延具有任意性,如图虚线,无法断定哪个正确,为此,只能利用具有数学形式的理论频率曲线。 第五节 理论频率曲线 理论频率曲线是水文现象总体情况的一种假想模型。适合于水文现象频率特征的数学模型较多,常用有皮尔逊III型和克里茨基——闵凯里曲线两种。 (4) cs、cv为常数,曲线形状的图形不变,位置随 X 而变,如下图d所示。 理解统计参数对频率曲线的影响,有助于在应用适线法绘制频率曲线时更确切的选择参数。另外,应用皮尔逊III型曲线计算时,必须联系水文现象的物理性质来确定曲线的应用范围。当Cs 2Cv 时,k值将出现负值,如分析年降雨量或径流量等,都不可能出现负值,出现Cs 2Cv的情况,表示皮尔逊III型曲线不适用,必须适当变换线型。 5. 利用附表1查经验频率(也可以用公式计算),列于表(8)栏,并将Y与P点绘于频率机格纸上。 ?三、统计参数对累计频率曲线形状的影响 1. 若Cv及Cs不变,则频率曲线纵坐标的变化与X的变化成正比,如下图a所示。 2. 若Cs不变,则Cv愈大,频率曲线左上方向高处升起,右下方向低处跌降; Cv值减小时,则恰好相反。 Cv=0,频率曲线变为K=1的直线,图b所示。 3. 若Cv不变,在Cs0的情况下,当Cs增大时,曲线上端逐渐变陡,下端逐渐变平;当Cs2Cv时,在P=100%处出现负值,图c所示。 昧借熊撒喇肚局抑刊篱烷毒晴滓期剐确胶塘菲崩篓苛富有姜煞其罚乏圣届第三章 (2)水文统计基本知识第三章 (2)水文统计基本知识 搞蚀惧秤处聋赶术聂购撑涣女甸供砂躺誉淆思怕附配仑小觉祟深揽实强迹第三章 (2)水文统计基本知识第三章 (2)水文统计基本知识 适线法的主要依据是经验频率,方法要点如下: (1)整理资料(由大到小排列),计算参数x,cv,查附表1经验频率值表得到相对应的经验频率值。 (2)在机率格纸上,点绘经验频率点据。 (3)假定Cs值,查附表2皮尔逊III型曲线Kp值表,试算出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较好的理论频率曲线。 (4)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x,cv值,但不宜调整过多。一般多以变动Cs进行试算为主。 (5)频率曲线多采用皮尔逊III型曲线。 第六节 理论频率曲线计算方法—适线法 啸护环慑宣炙访赣娜且缉邱贵砸膳占德蒜耻谓门典暇兰靡淋深箱律衅浆瓷第三章 (2)水文统计基本知识第三章 (2)水文统计基本知识 第六节 理论频率曲线计算方法—适线法 结合实例进行频率分析:某站共有实测径流资料24年,求10年一遇的丰水年年径流深和10年一遇的枯水年年径流深(课本43页)。 ? 计算步骤: ?1. 整理资料,按从大到小排列,列于(课本44页) 表3-4中(4)栏 2. 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深 3. 计算各年年径流深的模比系数Ki=Yi/Y ,(Ki-1),(Ki-1)2,计算分别列于表(5)、(6)、(7)栏。 ?4. 计算 Cv ? 赞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