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19.右图是1945年7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①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 ②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③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很多同学错在④,其实只是个时代,只是这一时段中的典型性事件 冀鲁豫第六军分区 抗战八年纪念 梳理“时序”还须防止两个误区: ——大事年表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事无巨细”“流水账”式的罗列 ——“泛泛而谈”“粗线条”式的阶段复习及特征归纳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明(1368-1644 ) 清(1644-1840) (14世纪中~19世纪中期) 看看这个课件的问题…… 中央官制 地方制度 选官制度 监察制度 对应知识分类——(一)明清政治 明太祖废丞相、成祖设内阁;清雍正设军机处; 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 清: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其实,“政治”和“制度”是不一样的 明清政治特征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对应知识分类——(二)明清经济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政策 对应知识分类——(二)明清经济 技术—精耕细作技术 作物— 技术成就—— 经营形态--- 生产关系---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政策 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 玉米、番薯、烟草等美洲作物的传入 灌溉:风力水车 棉布成主要衣料,纺织业发达 清粉彩瓷和珐琅彩; 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占主导 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 会馆出现,商帮强大,商业区繁华,市镇经济繁荣 一方面:海禁政策,朝贡贸易体制; 另一方面:海外贸易发达,白银大量流入 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明清经济特征 ①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②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 ③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农耕经济占主导; 对应知识分类——(三)明清思想文化 思想 科技 文学 艺术 思想 科技 文学 艺术 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宋应星《天工开物》 西学东渐; 火药、印刷术的进步与应用 小说成主流—四大名著;世情小说勃兴; 通俗化、平民化 书法个性化、平民化;绘画不拘成法、世俗化; 京剧形成并成为“国粹”。 对应知识分类—— (三)明清思想文化 王守仁:致良知 李贽:猛批理学极端,追求个性自由发展; (黄顾王)三大思想家:反专制暴君政治、倡限制君权; 反重农抑商倡工商皆本;反空疏学风,倡经世致用。 主流思想? 明清文化特征 ①西学东渐开始; ②产生早期启蒙思想; ③文艺大众化、世俗化; ④传统科技大成; ⑤思想文化专制空前强化。 问题: 政治、经济、文化特征显得空泛 代表性事件作为阶段支撑不突出 相互间没有时序和因果关联 比较散乱 (2014年)38、(1)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 (3)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 高考显然具体化得多…… 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立 江南出现手工工场 海禁政策的实施 荷兰侵占台湾 李贽、黄宗羲等思想家的出现 “强化专制”的特征及其它措施 重农抑商、商品性农业、市镇经济等 朝贡体制 倭寇、西学东渐、美洲作物传入等关联 文字狱、理学、文学和艺术 还不如先记几个时代特征鲜明的事件…… ——借助教材“导言”和“课前提示”,也是建立“时序”的有效途径 (2012年)20.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重要原因是 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 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 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 必修三专题七 2、“逻辑”是理解和认知的关键 要帮助学生找出并建立历史事物存在、发生、发展的内在 “逻辑” 。建立在“逻辑”关系基础上的历史记忆和认知才是有效的…… 以《南京条约》为例: “内在逻辑”: 为什么是“这”几项条款? 2014浙江高考第39题: 材料一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材料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