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题答题规范(一) 大气运动规律的应用 2.运用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性质解释实际问题。其答题思路为: 3.分析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其答题思路为: 4.运用气候类型的分布分析地理现象。其答题思路为: [示例] 读我国西南地区两城市(M、N)有关气候数据表,回答问题。 表一 M、N两地的降水量及占全年比重、降水日数比较 表二 M、N两地气温年、日较差比较 (1)比较M、N两地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不同点。 (2)1月M、N两地气温日较差相差________℃,达到全年差异最大值。根据表二分析1月M地气温日较差大于N地的原因。 (3)分析M、N两地5~10月降水量大于11月~次年4月的原因。 [获取解读信息]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解题关键是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注意“比较”“分析”等词语,做到准确解答。 1.从材料中获取“我国西南地区两城市(M、N)”的信息。 2.从表一中获取“两城市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大小”信息。 3.从表二中获取“两城市不同时间降水量、与全年比重和降水日数的差异”。 [调动运用知识] 1.影响气温、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小的因素。 2.影响降水的因素。 [答题思维流程] 第一步:根据题干中“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和表中的数据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特点。气温的差异主要体现年较差和日较差的大小;降水的差异主要是降水量的大小。 第二步:结合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2)(3)两题的原因。从天气状况上分析天气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从影响降水的因素入手分析降水的季节差异,降水的季节差异主要体现在大气环流形式的不同上。 答 题 思 路 答 题 规 范 专题仿真演练 工具 栏目导引 大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地理 第二部分 专题一 98.0 75.3 849.8 80.9 24.7 278.5 N 103.6 88.8 918.1 31.0 11.2 116.3 M 降水日 数/天 占全年比重/% 降水量 /mm 降水日 数/天 占全年比重/% 降水量 /mm 5~10月 11月~次年4月 7.5 8.0 9.3 6.9 8.0 19.1 N 8.8 7.2 14.8 13.9 11.1 12.1 M 10月 7月 4月 1月 年平均 日较差(℃) 年较差/℃ 1.要注意问题的设问。第(2)、(3)小题是“分析”要全面。如第(2)题若只答出“云量少,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要扣掉大部分分数。 2.要把问题与资料紧密结合起来。如第(3)题答案必须分为“5~10月”和“11月~次年4月”。 失分提醒 (1)M地的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N地的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2)7 M地降水日数较N地少,云量小,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因此M地气温日较差大于N地。 (3)5~10月,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11月~次年4月,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 答案对照 * * 答 题 思 路 答 题 规 范 专题仿真演练 工具 栏目导引 大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地理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