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中油洁能燃气有限公司
(CNG)运输驾驶员
培训教材
安全保障部
2016年4月12日
1. 燃气基础知识
1.1燃气分类及其组成
城镇燃气主要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等组成,详见表1-1
城市燃气类型、定义表(1-1)
序号 城市燃气类别 代号为 定义 主要成分 1 天然气 T 天然气是在自然界地质条件下,由古代动植物遗体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在一定压力下贮集的可燃性气体 甲烷(分子式CH4)约占97%,二氧化碳(分子式CO2)约占3%,微量硫化氢等 2 液化石油气 Y 是在开采和炼制石油的过程中得到一部分气态碳氢化合物 丙烷(分子式CH4)、丁烷(分子式C4H10)、丙稀(分子式C3H6)和丁稀(分子式C4H8) 3 人工煤气 R 是以固体或液体有机物为原料,经加工制得的可燃性气体 一氧化碳(分子式CO)约占56%,甲烷(分子式CH4)约占24%,氢气(分子式H2)7% 常用燃气英文及缩写
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 缩写:CNG
液化天然气:liquefide natural gas 缩写:LNG
液化石油气:liquefide petroleum gas 缩写:LPG
1.2 燃气的基本性质
1.2.1危险性:易燃气体是在20℃和101.3kpa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可通过吸入的途径侵害人体,甲烷对人体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会使人产生窒息(硫化氢神经性毒剂)压缩天然气由压缩机加压后,压力达到20-25Mpa,气体密度为200倍,再经过深度脱水充装进入高压瓶组,运输使用。爆炸极限为5~15%。
1.2.2比重:是燃气的密度与相同状态下空气密度的比值。天然气比空气轻, 天然气的比重为0.65;人工煤气的比重为0.36;液化石油气的比重为2.0)。
1.3爆炸极限
定义:燃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而引起爆炸时的燃气浓度范围叫爆炸极限。
当燃气与空气混合,燃气的浓度低于某一数值时,燃烧不能进行,这一数值称为燃气的爆炸下限;当燃气与空气混合,燃气的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燃烧也不能进行,这一数值称为燃气的爆炸上限。
天然气的爆炸极限为5~15%;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为3~9%;人工煤气的爆炸极限为4.5~35.8%。
1.4 静电及其预防
在具有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环境中,如果静电带电体发生放电现象,就可能引起着火或爆炸事故。我们可以根据静电产生和积累的规律,尽量使其少产生、少积累,尽快释放,将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发生灾害。
1.4.1 控制和消除静电的措施如下:
选择合理的生产工艺(如,尽量防止液体冲击、喷溅、晃动;防止杂质混入;尽量减少摩擦);
设备接地;
增大工作环境的湿度;
防止人体带电。
1.4.2 消除人体静电的方法如下:
人体接地;
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戴防静电帽;
严禁在燃气生产场所穿脱衣服。
1.4.3 防火防爆措施
消除设备、管路的燃气泄漏;
消除人为的燃气放散;
防止空气渗入设备;
设置通风装置;
设置监测报警装置;
对各种着火源要采取严格措施进行消除和控制。
1.5 燃气泄漏检查的方法
1.5.1 肥皂液查漏:肥皂液易起泡,气体渗漏时会鼓起肥皂泡。用肥皂泡查漏是一种最经济,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用肥皂或者洗衣粉都能制作肥皂液。用一把小毛刷蘸取肥皂液,涂刷在管道接口,燃气表接口,阀门接口,燃气表本身和阀门阀杆密封处。管道有裂缝或穿孔漏气,也可以通过涂刷肥皂液发现。
1.5.2 用眼看,耳听,鼻闻,手摸配合起来查漏。天然气泄露严重时用肉眼就会看见白色气体串出(成白色气株)。听明确泄露位置,根据天然气味道的浓度确定泄露部位。在泄露较大时勿用身体某部位接触泄露点,以防冻伤。
1.5.3 用可燃气体检测仪(俗称嗅敏仪)查漏:检查地下引入管漏气:在进行户内燃气管道系统漏气检查时,绝对不许用明火检查漏气。它极易引起爆炸火灾事故。
1.6 燃气泄漏和火灾事故的急救常识
1.6.1燃气中毒的急救常识
尽快将中毒者从中毒现场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
将中毒者衣扣解开,平稳躺好,头向后垂下,下颚向前伸,便于呼吸;
注意给中毒者保温,不要使中毒者感到寒冷;
不应使患者入睡,如患者失去知觉或神志昏迷,可采用一定的刺激方法使其苏醒;
如果中毒者发生休克,或呼吸不足断断续续时,表明仍处于危险中,必须马上采取人工呼吸措施;
中毒现场附近如有氧气瓶,可在中毒者附近释放氧气,及时给中毒者吸氧。
1.6.2 燃气冻伤的急救常识
发生冻伤时,如有条件可让患者进入温暖的房间,给予温暖的炊料,使患者的体温尽快提高。同时将冻伤的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