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回避 教学重点:回避的种类、理由 和人员范围 教学难点:回避的程序 本章要点 一、回避的概念 二、回避的种类 三、适用回避的人员 四、适用回避的理由 五、回避的程序 六、回避的复议程序 一、回避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凡是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本案公正处理的直接办案人员和对案件的进程、处理有决定权、表决权的司法人员以及其他辅助办案人员,不得参与该案办案活动的一项诉讼制度。 二、回避的种类 1.自行回避 2.申请回避 3.指定回避 自行回避 自行回避是有法定回避理由之一的有关人员,自行主动提出退出刑事活动的制度。 申请回避 申请回避是指案件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有关人员具有法定回避理由,而向公安司法机关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 申请人有举证责任。 指定回避,是指在应当回避的情况下,有关人员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没有申请回避,院长或审判委员会决定其回避的制度。 三、适用回避的人员 刑事诉讼法第28条和31条规定,适用回避的人员包括6种: (一)审判人员 (二)检察人员 (三)侦查人员 (四)书记员 (五)鉴定人 (六)翻译人员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人员在回避的适用人员中列入“检察人员”的范围,由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其回避问题;但在执行《刑事诉讼法》第 30 条第 2 款“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规定时,他们列入“侦查人员”的范围。 审判人员包括人民陪审员。 证人不适用回避制度,因为证人具有不可替代性。 四、适用回避的理由 一般理由 特殊理由 回避的一般理由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5)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 解释: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当事人的范围: 自诉人 被害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附带民诉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近亲属: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5)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 未经批准,私自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 为本案推荐代理人、辩护人的 接受本案代理人的物质利益的 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宴请等的 向本案当事人借款、装修住房、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的等。 回避的特殊理由: (1)参与过前一诉讼程序的人员不得参与后一诉讼程序。 本案的侦查人员,调至检察院工作,不得不得担任该案的检察人员。 本案的侦查、检察人员,调至法院工作,不得担任该案的审判员。 参加一审的人员,不得参加二审。 (2)再审合议庭的组成(《刑事诉讼法》第206条); (3)死刑复核发回重审的案件(注意《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的规定)。 五、回避的程序 (一)提出回避的时间 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告知当事人有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 (二)提出回避申请的方式 口头形式 书面形式 (三)回避的决定 院长和检察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院长和检察长不包括副职。 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回避问题时,由副院长或副检察长主持,院长或检察长不得参加。 公安局长的回避,由同级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侦查人员包括办案人员,含参与补充侦查的人员。 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鉴定人的回避事宜,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离任审判、检察人员的回避 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内,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后,担任原任职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对方当事人认为可能影响公正审判而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不予准许本院离任人员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但是作为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代理诉讼或者进行辩护的除外。 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担任其所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解决回避问题的文件,采用“决定”形式。 回避可采取书面形式,也可采口头形式,口头形式应当记录在案。 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重大盗窃犯罪集团案,几名犯罪嫌疑人正在逃窜,侦查员张某在追捕时发现其中一个逃犯是他的表弟。于是他立即想到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便告诉同事后自己停止追捕返回单位。张某的做法对吗? 不对 六、回避的复议程序 享有申请复议的主体 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7026《河中石兽》助学设计.doc
- 72个做饭技巧.doc
- 72学时.doc
- 720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01.ppt
- 702.15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ppt
- 7459为学.ppt
- 754-西方心理学史复习.doc
- 76个常识.doc
- 77德育演示文稿1.ppt
- 792-校级精品课 心理学第十章 学习心理.ppt
- 2025年天津市冷链物流基地配套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母婴护理会所专业化服务升级路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私立医院医美抗衰中心创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淡化海水在城市道路清洗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环卫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花西子针对户外运动妆容的可行性.docx
- 2025年上海市生物发电于秸秆炭化还田协同发电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天津市物造纸在可降解农用地膜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无人值守充电站智能运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竹荪种植连作障碍防治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