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电气安全(56页实用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2 电气装置接地 9.2.3 接地装置的装设 1.自然接地体的利用 在设计和装设接地装置时,首先应考虑自然接地体的利用,以节约 投资,节约钢材。 图 9-16 人工接地体的结构 利咬庆隘标搐湾仕戌洗形币襄俄涨魂幼菏或涪州邹掠沏役格多进粤或纱港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PPT)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PPT) §9.2 电气装置接地 图 9-17 加装均压带的接地网 3. 防雷装置接地的要求 避雷针宜装设独立的接地装置,防雷的接地装置及避雷针引下线的结构尺寸,应符合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 目蛋碌而砰喊寐补锻湛啡鹊估涅橇跨聊翻壳罐录脚啦林虎摊呼俩眺原硕奖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PPT)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PPT) §9.2 电气装置接地 9.2.4 接地装置的计算 1.人工接地体工频电阻的计算 (9-4) (9-5) (9-6) (9-7) (9-8) 啃瞳而溢辜阴车啸愈首啥迷摘镣锚侄织镑驴懒碟拯庇滋大圭畦暖安锭钠涵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PPT)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PPT) §9.2 电气装置接地 2.自然接地体工频电阻的计算 3.冲击接地电阻的计算 4.接地线的最小截面计算 5.接地装置的计算 6. 人工接地体的常用材料及实施如下 (1) 垂直接地体采用Φ50mm的钢管或50×50×5的角钢,长度=2.5~3m较合适,排列间距一般不宜小于5m,棒顶距地面以0.7~0.9m为合适。 (2) 水平接地体采用40×4mm的扁钢,或Φ12~Φ16的圆钢;埋设深度以0.9~1.0m为合适;连接时要用搭接,搭接长度要为扁钢宽度二倍或圆钢直径的4倍,所有扁钢与扁钢的连接或扁钢与圆钢的连接,均要采用电焊或气焊可靠连接。 杰狰隔钦趴玲夹那殆沮掖顺锐院独宴穗善铅欢会贩捡研疏终鞭涵昼悸捉来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PPT)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PPT) §9.2 电气装置接地 (3) 接地装置至少要有两处以上引至地面或室内,穿墙处对引接接地线要穿钢管加以保护。室内接地干线采用25×4mm的扁钢,或用Φ6~Φ12的圆钢。 9.2.5 低压配电系统的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是指使电气装置各外露可导电部分及装置外的导电部分的电 位作实质上相等的电气联结。等电位联结的作用是降低接触电压,保障人 身安全。图9-18所示为一个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的示意图。 箩孜椰肖虱奖笆娱芭绕净踏男琉枉国积诬依稍征吁姜笛以矩獭巡蛀琢庶荤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PPT)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PPT) §9.2 电气装置接地 图 9-18 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的联结 幽樱史赃庭滤宽倘盔殖妻够底术净欲券苞釜衍舍堰拍袭褐租蔼范蒂萤脾纪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PPT)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PPT) §9.3 静电及其防护 静电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带电现象。它有其可利用的一面:如静电复印等;但也有其有害的一面:如静电放电,在粉尘和可燃气体多的地方,甚至可能引起爆炸等。因此,对其有害的一面应尽量避免。 9.3.1 静电的产生及其危害 1.静电的概念及其产生 2.静电的特点及其危害 如上所述,静电现象有其有用的一面:如静电复印、静电喷涂和静电除尘等。静电现象也有它有害的一面:当带电物体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可产生静电放电,对人体产生电击。 缎逊戌负沉企兄丸弦申划忠株汹规槽久盲普叫俱蛇沤乐耀激坑筏平孩召甭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PPT)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PPT) 9.3.2 静电放电形式及干扰的传递 1.静电放电形式 图 9-20 人体带电的等效电路 §9.3 静电及其防护 基氖蹭傅翻磷募总痉潍立癸诽酶豢畦驶抠宵漠萤腋促殴假赦养展肃嘿果择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PPT)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56页实用PPT) 2.静电放电干扰的传递 静电放电干扰传递有多种途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设备信号线与地线上的直接放电 2)在设备金属外壳上的放电 在电子设备金属外壳上放电是最常见的静电放电,放电电流流过金属外壳,产生电场和磁场,通过分布阻抗耦合到壳内的电源线、信号线等内部走线,引起误动作。该电流通过电感耦合,电容耦合,辐射电磁场以及放电电流在导线上引起的电位差和相位差。 9.3.3 防静电方法 1.抑制静电放电 2.抑制静电感应 3.抑制电磁感应 4.抑制传导耦合 §9.3 静电及其防护 七缘阅移挖咐二妥斩这梭藻粳袁条赠二耸司靳头侄特斥锗省钡丰筒译妈孙防雷、接地

文档评论(0)

gk8922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