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句名名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天一句名言名句 一天一句名言名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左传 定公十年》 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简介: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滥杀无辜,大臣赵盾和士季进宫劝谏,晋灵公态度冷淡,不情愿地认错。士季于是说出上述的话来劝谏晋灵公,可惜晋灵公根本听不进,反而恩将仇报,派刺客去暗杀赵盾。最终怙恶不悛的晋灵公作茧自缚,被一个名叫赵穿的人杀死。 看来改正错误不仅仅是道义上的完善,更能影响未来的命运。这句话其实隐含着一层意思:过而不改,死得其所 死得其所对于好人而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对于罪不容诛的人,你觉得不能死得其所合适么?死得其所,就是自掘坟墓,然后自己进去了 3.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4.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6.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中庸》是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疑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7.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韩非《五蠹》 圣人不向往久远的古代,不效法恒久不变的常规,要研究当代的社会状况,并据此为它制定相应的措施。 圣人如此,对于我们是否更应该做到顺应时代潮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呢? 8.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大学》第三章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解析:大学,相对于小学而言,不是详训诂,明句读,而是传授治国安邦的大道,充满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明明德,新民,致至善,这是大学的基本宗旨,也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向新,不断进步,并达到道德臻于完美的境界,不仅仅是传统儒家的崇高政治理想,在今天看来,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带给人们人生的启迪。 10.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解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朱熹所说的“八条目”,后文对这些条目都有进一步阐释。 11.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解析: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对于君子,实践八条目必须顺应节次,平稳有序,不得好高骛远,也不能停滞不前。 12.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13.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14.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15. 前事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一》 翻译: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16. 久旱逢甘雨,他乡闻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佚名《四喜诗》 解析:虽然这些喜事在今天看来已经有些过时了,但这诗中淳朴的快乐却令人回味,我们人生需要的是什么,是财富和名誉的聚集,是物欲和肉欲的享受,还是简朴而充实,富有人情味的生活。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 17.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 解析:当事物发展到极点的时候,便想到要加以变化,以求通达。 否则就等着注定的命运,或者彻底的失败。 18.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二章(治国)》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就显露出丑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就显露出不善了。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善与恶不是自然界固有的属性,只是人类文明的标准而已,人们通过负的思考方法,通过事物的反面来了解正面意义的轮廓,二者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因此,善恶相辅相成,有善即有恶,人为的其他概念亦是如此关系。 19. 《老子》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八章·修身》 注释:至善的人就如同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夺,汇聚在人们厌恶的低洼之地,因此,近乎大道。 2.人法地,

文档评论(0)

wt600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