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
DAVID J. TEECE, GARY PISANO和AMY SHUEN
DAVID J. TEECE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GARY PISANO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AMY SHUEN美国加利福尼亚圣何塞州立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私营企业在技术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有动态的去分析创造财富的方法和资源的能力。公司的竞争优势被看作是一种在特殊的过程中能休息的能力(通过合作和联合),由公司(特定的)的资产结构(无形资产和互补性资产的投资结构)和它已经适应的或者继承的发展模式所决定。依赖模式的严重程度在收益增加的环境中被扩大。一个公司的竞争优势是否以及如何被模仿取决于市场需求的稳定性、复制的难易程度(内部学习能力)和难以被模仿(被竞争对手复制)。如果正确,这个框架表明私营企业在技术高速变化的规则下创造财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内部技术共享,组织结构和管理过程。简单地说,如果有人把战略看成是一种竞争手段使竞争对手失去平衡,增加对手的成本但是不包括新进入者,那么通常意义上相比战略来说识别新的机会和高效的组织结构更具有基础性。John Wiley和Sons(1997)。
引言:在战略管理领域最基础的问题是公司如何获得竞争优势。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在这里通过发展动态能力的方法来分析公司努力创造财富的原动力。学者们意识到战略理论一直是通过研究公司层战略来分析如何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但是实际表现不能解释一些公司如何在环境快速变化的规则下建立竞争优势,这个理论框架的发展由此产生。我们的观点与熊彼特提出的基于创新的竞争,价格/性能对抗,收益递增和现有‘创造性毁灭’的能力这些观点有很特殊的相似性。这些观点努力去解释公司层的成功与失败。我们对建立公司业绩方面完善的理论和鼓励管理实践都很有兴趣。
为了展现我们在现有方法途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方面的分析,我们首先简要回顾一下战略管理领域已经接受的分析框架。我们努力去揭示在所有模式下体现的一些竞争优势,比如一个规范的、描述准确的战略管理理论所隐含的假设并且识别竞争环境。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有关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很多都集中在少数几个松散的框架结构或者模型周围。这篇文章中,我们先阐述三个现有的模型再描述一个我们称之为动态能力的新模型。
20世纪80年代战略管理领域的主要理论模型是由波特(1980)提出的竞争力量模型。这个模型,源自产业结构的SCP(行业结构—企业行为—经营绩效)分析模型(Mason,1949;Bain,1959),强调了一个公司在面对竞争威胁时所能够采取的措施来构建防御阵地。第二个模型,被称为战略对抗模型(Shapiro,1989),在它所关注的有缺陷的产品市场,进入障碍和战略博弈方面和第一个模型密切相关。战略对抗模型以博弈论为工具,因此,可以以一种有用的并且含蓄有效的形式表现出竞争结果,同时公司通过战略投资,价格策略,信号以及对信息的控制使他的竞争对手失去平衡。竞争力量模型和战略对抗模型都想阐述这样一个观点:利润来自产品特殊的市场地位。
另一个不同类型的模型强调建立竞争优势要通过从公司层面建立效率优势来获得创业过程中的利润。这个模型来源于一个很古老的争论:企业的优势和劣势;随着组织经济学的发展,运用技术研究和组织变革解决战略问题,有证据表明公司建立持久优势只能通过提高效率。这一系列的文献通常被认为是‘基于资源的角度’,强调作为公司业绩根本上的决定性因素的公司特殊的能力、资产以及制度(Penrose,,1959; Rumelt,,1984;Teece,,1984; Wernerfelt,,1984)。这个观点承认但是并不试图去解释独特的制度有助于在创业时获得利润并建立竞争优势。
本文发展了另一个基于效率的模型。我们做了一些前期的努力,试图找出作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所特有的能力,进一步阐述什么样的能力和资源的组合能够得到配置,发展和保护。我们把这个称之为‘动态能力’模型,目的是强调利用公司内部和外部现有的能力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这个模型的一些原理出自Schumpeter (1942),Penrose (1959),Nelson和Winter (1982),Prahalad和Hamel(1990),Teece (1976,1986a,1986b,1988)和Hayes,Wheelwright,Clark (1988);因为这个模型强调了发展管理能力,难以被模仿的组织结构,技术能力和基础能力,它借鉴并集成了像研发管理,产品和过程控制,技术推广,知识产权,加工制造,人力资源和学习型组织等领域的研究。因为这些被认为是在传统战略之外的领域,类似的很多研究并未被融合到关于战略问题现有的经济模型中。因而,动态能力可以被当做新的、综合的和很有潜力的模型来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