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1课 短文两篇 语法知识:名词、动词、形容词人教四年制版知识精讲.docVIP

七年级语文第1课 短文两篇 语法知识:名词、动词、形容词人教四年制版知识精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第1课 短文两篇 语法知识:名词、动词、形容词人教四年制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1课 短文两篇 语法知识:名词、动词、形容词 第一课 短文两篇 敬畏生命 1. 作者简介 张晓风,1941年生于浙江,1949年抵台北,毕业于东吴大学中文学。她是台湾著名散文家之一,著有戏剧、小说、杂文多种。 2.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精美散文·哲理·文化卷》。是作者在一个夏天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一个湖边,偶遇湖边树漫天飞絮,繁殖后代时,忽然发现了生命的本质,产生了对生命意识的领悟,旋即写成此文。 3. 题目解说 “敬畏”是敬重而不敢轻视的意思。敬畏生命是对生命那种“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的敬畏;是对生命为自身延续所付出的代价的敬畏;是对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生命本质的敬畏。 4. 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 xiān zhé shēchǐ wèi yíng pò 纤维 折服 奢侈 蔚然 丰盈 惊心动魄 zào 躁动不安 (2)理解词意 折服:信服。 稍纵即逝:稍微放松一下便立刻消失了,这里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奢侈: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文中指植物为延续生命投入极大。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蔚然:形容茂盛,盛大。 无以名之:无法说出的那种。之,代指那种折服,敬畏的心情。名,名词作动词用,说出的意思。 5. 结构 《敬畏生命》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描写几棵树不分昼夜飘散种子的情景。 第二部分(3—5段)由所见情形而引发的感悟和思考。抒发了对生命壮举的敬畏之情。 6. 问题解答 (1)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不停地接触到各种生命,但是作者为什么说“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 答:这个句子中的“生命”不仅指生命的现象,更强调生命的本质意义。作者以前对身边的各种生命形式并不经意,更没有去思考它们的本质意义,而这次飞絮飘种的情景,引发作者第一次对生命的形式和本质进行认真思考,使她从中领会到生命的本质意义——在于无私地传递生命,不惜代价,不求回报。 (2)作者为什么说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 答:树不分昼夜地飘送种子,为播撒后代竭尽生命的全力,而成功率却极小,或许其中“只有一颗种子成树”,所以说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作者被植物为传播后代不惜耗费巨大代价,不求回报的执著精神所感动。 热爱生命 1. 作者简介 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散文家,对培根和莎士比亚等人影响很大。 2. 题目解说 热爱生命,体现作者对待生命的态度,即:善待生命,珍惜生命,充实生命,让生命过得丰盈,闪烁积极向上的光芒。 3. 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 fù yǔ jiàn kān zào yíng 赋予 贱物 不堪 躁动不安 丰盈 (2)了解词意 赋予:交给。 风和日丽:天气晴好,风柔无云。 贱物:下贱的事物。 垂暮之年:老年。 不堪:不能忍受。 躁动不安:因急躁而活动,坐立不安。 丰盈:富裕、丰富。 哲人:智慧卓越的人,文中的“哲人”带有讽刺,否定的意味。 4. 结构 《热爱生命》全文共分两部分 热爱生命(蒙田) 5. 总结 两篇短文都是散文,文章的题目都直接反映文章的主旨,就文章的内容而言《敬畏生命》重在抒情,揭示人洞察到生命的本质;《热爱生命》重在说理,告诉人们怎样对待生命。文章内容不同但主旨相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语法知识 (一)名词 1. 概念: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2. 常见的名词有: (1)表示人的,如:雷锋、工人、农民、祖父、朋友 (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火车、高粱、河流、软件、蛋糕 (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精神、品质、经验、逻辑、哲学 (4)表示时间的,如:明天、晚上、现在、星期一 (5)表示处所的,如:中国、淄博、北京、山村 (6)表示方位的,如:东、西、上、下、里、外、前、后 3. 名词的特点 (1)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 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 (2)不受副词修饰 如: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 (3)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 如:部队占领了安顺场 (4)也可以作定语,有时要加“的”如:春天的井岗山 (5)不能重叠 (二)动词 1. 概念: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 常见的动词有: (1)表示动作行为的 如:飞、写、摇晃、帮助、团结 (2)表示发展变化的 如:发现、扩大、生长、提高、缩小、增加 (3)表示心理活动的 如:爱、恨、希望、喜欢、关心 (4)表示存在、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