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课计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设置计划年级 内容 诵读周期 一年级 《三字经 弟子规》 一学年(40周) 二年级 《大学 中庸》 一学年(40周) 三年级 《论语》 一学年(40周) 四年级 《老子》 一学年(40周) 五年级 《庄子》 一学年(40周) 六年级 《论语》 一学年(40周)为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避免受学科教学的冲击,学校把经典诵读课纳入课程表,以便教师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诵读。每周周二至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为经典诵读时间,一、二年级每周四节语文诵读课;三至六年级每周三节语文诵读课,一节英语诵读课。同时,学校将每学期组织年级竞赛活动,推动诵读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学生诵读活动三次: ①《弟子规》诵读心得评比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学生心得稿件61篇,评选出优秀稿件24篇。从学生作品内容来看,经典作品已经在启迪学生心智、道德内化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②经典诵读抽查比赛。本次活动共有各班推荐的优秀选手33名参加,从参赛情况来看,大部分能流利准确在背诵所读经典,相当一部分学生能从诵读活动中找到快乐,并有自己诵读的系统方法。 ③举行了一期一度的“读经典·抒性灵”作文竞赛。共有七八年级学生24人参加作文竞赛,评选出优秀作品12篇。大部分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悟阐释经典精神。 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中华传统文化如同一个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知识、思想及智慧的宝库。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传统文化更强调如何修德和做人,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强调指出: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显而易见,在中小学教育中,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因为它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从小学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增加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经典诵读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它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的传统文化修养,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有力途径,有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通过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地实施,教师组织学生诵读熟背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让孩子们在一生学习,生活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让他们拥有熔铸在经典中的中华文化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情操,成为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新一代建设者。 写中国字,做中国人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写字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增进常识修养,增强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我校赋予写字教育“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崭新理念,丰富了写字教育文化内涵,营造了墨香校园人文氛围,努力使写字教育有新的跨越。 我把鼓儿打起来 少先队鼓乐队是少先队礼仪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少先队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集体主义教育、美育教育和组织训练的有效载体,能充分展示少先队员的精神风貌。铃鼓、腰鼓等鼓乐是民间文艺活动的主要内容,演奏起来宏厚博大,气势磅礴恢宏,以特有的旋律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在开展三鼓的训练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演奏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感受鼓乐的非凡魅力,了解多元文化。 楚风汉韵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贴近生活,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历史文化,激发其自豪感。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地。在整合学科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1、经典诵读2、写中国字,做中国人 3、楚风汉韵4、我把鼓儿打起来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 (一)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组长:甘金秀 成员:陶然、彭艳梅、陈惠芬、高玉娟、向阳 (二)前期工作: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学校领导及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以“传中华文化,承楚风汉韵”为主题,落实“经典诵读”、“写中国字,做中国人”、“楚风汉韵”、“我把鼓儿打起来”的四项具体的校本课程内容。 开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会议,确定教学时间、培训、活动方式。 教学时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双周夕会时间;“写中国字,做中国人”每周一节写字课,单周夕会时间;“楚风汉韵”一学期一节校本课展示及编写校本教材;“我把鼓儿打起来”每周五的下午第三节课。 培训及活动方式:“经典诵读”和“写中国字,做中国人”集中培训、练习。“楚风汉韵”分组研究、讨论、集中展示。“我把鼓儿打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