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科技学院《管道输送工艺》课程设计学 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储运 学生姓名: 学 号: 设计地点(单位): 石油科技大楼K715 设计题目: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二期) 完成日期: 201 年 1 月2 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本任务书要求:绘制二期工程中站工艺流程图(2#)1张_ _请在百度文库搜索‘‘ 绘制二期工程中站工艺流程图(2#)1张.vsd’’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1 总论11.1 设计依据11.2 设计原则12 工程概况22.1 管道设计参数22.2 原油物性32.3 其它参数33工艺计算43.1 采用的输送方式43.2管道规格43.2.1平均温度43.2.2油品密度43.2.3流量计算53.2.4油品粘度53.2.5管道内径53.2.6管道外径63.2.7壁厚63.3热力计算73.3.1雷诺数73.3.2总传热系数73.3.3原油比热容93.3.4加热站布站93.3.5水力计算113.3.6计算摩阻123.4选用泵的型号123.4.1 原动机的选型133.4.2加热设备选型133.5站场布置133.6校核动静压力153.6.1判断翻越点153.6.2动水压力校核153.6.3静水压力校核163.7最小输量174设计结果18参考文献19 1 总论1.1 设计依据 (1)国家的相关标准、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 (2)相似管道的设计经验; (3)设计任务书。 1.2 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 (2 ) 采用先进、实用、可靠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保证工程项目的高水平、高效益,确保管道安全可靠,长期平稳运行。 (3)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良田,合理布站,站线结合。站场的布置要与油区内各区块发展紧密结合。 (4)在保证管线通信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通信网络结构,降低工程投资。提高自控水平,实现主要安全性保护设施远程操作。 (5)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合理利用资金,减少风险投资,力争节约基建投资,提高经济效益。2 工程概况 某油田初期产量油290万吨/年,五年后原油产量达到410万吨/年,计划将原油输送到387km外的炼油厂,需要设计一条输油管道,采用密闭输送方式。设计要求:(1)确定二期(410万吨/年)条件下,泵站数及热站数;(2)二期热站、泵站的位置、翻越点校核;(3)静水压及动水压校核;(4)最小输量;(5)绘制二期工程中间站工艺流程图(2#)1张。 2.1 管道设计参数表2.1 管道经过地区的地温月 份1112地温1表2.2 里程和高程表里程,km07387高程,输送压力7.5 MPa,末站剩余压头70m,局部摩阻为沿程摩阻的1.2%计,进站温度控制在37℃,最高输送温度68℃,最低输送温度35℃。2.2 原油物性表2.3某原油性质含蜡量,%沥青质,%密度,kg/初馏点,凝固点,粘度,50,.s37.875.58844.816828.57.5 该原油在20℃时的密度为844.81kg/,50℃粘度8.9mPa.s,粘温指数0.036。2.3 其它参数 保温层采用黄夹克,厚度40mm,土壤导热系数1.01 W/(),埋地深度1.7m。3工艺计算3.1 采用的输送方式密闭输送也叫“从泵到泵”输送,这种输油工艺中,中间输油站不设供暖冲用的旁接油罐,上站来油全部直接进泵。其特点是:整条管道构成一个统一的密闭的水力系统,可充分利用上站余压,节省能量,还可以基本中间站的轻质油蒸发损耗;但对自动化程度和全线集中监控要求较高;存在水击问题,需要全线的水击监测与保护。长距离输油管道的离心泵大都采用“从泵到泵”的方式。现代的管线均为密闭输送方式,如我国近些年建成的铁大线、东黄复线等。所以本设计的输送方法为密闭输送方式。3.2管道规格已知的热油管道年输量为410万吨。 3.2.1平均温度——加热站的起点,终点温度 ℃。 3.2.2油品密度式中 ——温度t℃及20℃时的油品密度,;——温度系数, 3.2.3流量计算式中 G——年任务质量输量,;Q——体积流量,;ρ——油品平均温度的密度,,此时; 3.2.4油品粘度式中 η——运动粘度; ——平均温度,℃。 3.2.5管道内径式中 Q——体积流量,;V——经济流速,。经济流速取值范围是1~2之间。假设v=1.2m/s。 3.2.6管道外径查规范,根据经济流速算出的管径,选则φ377×8和φ426×8的标准管道。 式中 D——管道内径,m;Q——体积流量,m3/s;V——实际流速,m/s。经济流速的校核: 当选φ37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