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蚌埠铁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高 三 历 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我国农业,早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就已提及“深耕易耨”;在《荀子·富国篇》中也有“多粪肥田”、“长斗石,取上种”等说法。这些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战国时期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C.农业主体地位的形成D.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
2、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载:“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由此可以获悉当时的草市
①居于交通便利之地②常遭盗贼劫掠
③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④没有政府监管
A.①②B.②③C.①②D.①③④
3、有A.盐铁官营制度 B.C.商帮的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
5、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的是棉布进口棉纱进口
A.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B.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C.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D.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6、读“1957—1960年我国经济统计(部分)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年份 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7 70 317 387 537 1958 1083 580 503 566 1959 1483 867 616 497 1960 1637 1090 547 457 单位:亿元
A.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B.国家经济全面发展C.国家初步实现工业化D.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失误
7、1982年,中央在温州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运动,即“八大王事件”。温州第一批成功的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遭到整肃。这一行动对民众中刚刚涌动的致富热情,无疑是致命一击。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之后,“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这说明A.领导人的言行是经济发展风向标B.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8、下图是1913年《时事画报》刊登的题为“女学渐兴”的时事画。它反映出
A.女学教育始于民国初期B.中国女权事业取得进步C.中国教育实现男女平等D.新文化运动成绩卓著
9、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趋于尚同,而吾以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相容也中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同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思想是A. 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要求政府下令,采用汉人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大众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在大街上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为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是勒紧裤带过,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在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东西。”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约下表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年份 1927年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离婚率 10% 15% 12% 3% A.B. C.D.伯顿·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A.政府财政赤字加剧B.金融市场被扰乱
C.失业人口增多D.民主制度遭破坏
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整,到1981年里根上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D.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A.“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
B.“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与苏维埃政权为敌”
D.“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22、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苏联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