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戏剧角度赏《雷雨》
《雷雨》严格按照西方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三一律”,将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多年里的恩怨纠葛,集中在两个场景,不到24小时内展现出来。虽曹禺先生自己也认为《雷雨》太像戏,但是《雷雨》的独特魅力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在《雷雨》阅读教学中,明确戏剧体裁特征,彰显《雷雨》样式的独特个性,欣赏《雷雨》魅力。
一、品析表现方式,比较戏剧与小说的体裁区别
小说和戏剧都要叙述事件、表现矛盾冲突和塑造人物形象,但是小说是主干外旁逸斜出,戏剧则是主干分明不枝不蔓。明确戏剧和小说在体裁上的区别,是把握《雷雨》教学要点的前提。因此,笔者设计引导学生将《雷雨》与已学的人教版必修3小说单元,在情节开展、人物塑造两个方面作对比,在对比分析中感受剧本别于小说的艺术特征。
《林黛玉进贾府》中“宝黛初会”是重头戏,但是曹雪芹却让宝玉“千呼万唤始出来”,好不容易出现了向贾母请安,却又宕开一笔,被贾母命去见王夫人。与黛玉见过后,细看细问方才出现“宝玉摔玉”的高潮。而在《雷雨》中,蘩漪交代侍萍把四凤带走后,周朴园立刻上场,“园萍重会”。曹禺先生让周朴园和侍萍借雨衣和窗户两个媒介物迅速展开对话,追忆往事,了解侍萍近况。当周朴园打算结束对话时,侍萍又延续话题主动说出旧衬衣上的梅花和“萍”字点破身份,将事件尽快推向高潮。这样,学生就能明白小说情节可以不紧不慢走向矛盾冲突,戏剧则要迅速地推进情节,用浓缩的时空集中表现尖锐剧烈的矛盾冲突,以唤起观众的审美注意。
在人物塑造上,小说能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可以利用叙述人身份从旁加以说明。而戏剧主要是运用人物台词直接诉诸观众耳目,辅以少量简练表现人物神态动作的舞台说明。《祝福》中,“我”回到鲁镇,看见祥林嫂,认为“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接着详细描写头发、面容和眼神,向读者从旁介绍。《雷雨》中的鲁侍萍三十年后变化也很大,但剧本中却仅仅用鲁侍萍的一句话点明:“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短短一句蕴含着昔日恋人“纵使相逢应不识”的无尽悲伤和辛酸,足以使读者和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二、品读台词,欣赏《雷雨》戏剧性的语言
台词是戏剧的主要构件,语言是塑造舞台形象的重要手段,人物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展开矛盾冲突。因此,《雷雨》教学中的重心就是品读台词,让学生排演课本剧、感悟台词、表现台词,引领学生反复读台词寻找契合人物的语气、节奏和声调。
《雷雨》中台词充分地显示着人物的性格特征。周朴园与鲁妈相遇,用居高临下的姿态和这位老妈子对话,言语中充满了封建家长的严厉:“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窗户谁叫打开的?”面对30年未见的亲生儿子鲁大海时,周朴园没有父子温情,只有资本家对工人的冷酷,“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当鲁大海揭露周朴园发家史时,周朴园严厉地说:“你胡说!”“下去!”从这些台词中可以看出周朴园的强硬、冷酷和严厉,那么就要引导学生用粗气、重音,节奏急促地读台词。当然,周朴园的语音也不全是色厉内荏的,当他明白眼前老妈子就是三十多年前的恋人时,“(低声)是你?”用低声、失语、弱音表现心灵的震动。用反高潮的形式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鲁侍萍的台词不仅富有动作性,用梅姑娘的故事控制着戏剧发展进程,而且富有节奏感。矛盾发展的第一阶段中,两人缅怀往事,侍萍用舒缓的长句痛苦悲伤的语调叙述、自我评价和忏悔。矛盾发展推进到第二阶段时,侍萍的台词因周朴园的震惊而变得短促。矛盾发展的第三阶段里,冲突回落后侍萍谈到悲凉的近况,忆起旧衬衣,台词趋于舒缓。当逐步铺垫使爆炸性真相显现后,侍萍用急促激越的节奏控诉周朴园。曹禺先生不断地用反复铺陈的手法突出侍萍的强烈情感,如“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等。曹禺先生还用“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这样抑扬顿挫、整齐灵活的句式宣泄侍萍内心的情感。
作为戏剧语言,曹禺先生的语言有着独特的个性,戏剧研究家陈瘦竹先生认为:“曹禺在话剧语言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在于高度性格化,富于动作性,声调铿锵,节奏鲜明,有诗意,有境界;总之,他的语言都可以说是戏剧的语言――文学的和舞台的相统一的语言。”品读台词,品味戏剧性的语言,就是《雷雨》教学中的重要抓手。
三、品鉴矛盾冲突,领悟《雷雨》的独特魅力
曹禺剧作的魅力经久不衰,原因在于曹禺善于构织紧张剧烈而又充满情感因素的戏剧冲突。所以,教师要在《雷雨》教学过程中要突显其有别于其它剧作的独特魅力,引领学生品鉴紧张剧烈而又充满情感因素的戏剧冲突。
在三十多年后周朴园与侍萍重逢之时,曹禺先生借已知真相的侍萍掌控对话的局面甚至周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