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南的冬景》导学案
编写人: 审核人: 日期 :
【学习目标】
1.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品位,交流探究,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2.学习对比修辞、避实就虚的写法,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知识储备】
作者介绍: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 ,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该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1日《文学》第6卷第1号,收于良友出版公司1936年版的散文集《闲书》。
2.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煊羊肉( )剥花生米( )蛰居( ) 曝背( )闽粤( )赭色( )远阜( )
湖沼( )槎桠( )恣意( )乌桕( )给予( )泊船( ) 湖泊( ) 月晕( )
3.整体感知:
(1)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3)郁达夫是怎样来表现它的明朗的情调的?写了几幅画面??? )
C. 乌桕(jiù)??????恣(zì)意? ???? 谛(dì)听 ???????? 正月(zhēng)
D. 槎桠(chá yā)? 剥(bāo)花生 ????月晕(yùn)????? 间(jiàn)或
2. 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莫明其妙 暖坑? 萝卜?? 相应成趣
B. 得失具亡? 绿荫? 轮廓? 窗临远阜
C. 乌蓬小船? 蛰居? 萌动? 恍然大悟
D.曝背谈天? 逍遥? 恣意? 直截了当
3.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
B. 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C. 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好的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吗(嘛)呢!”
D. 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嗓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无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缕夕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
4. 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个人做出的任何成绩和伟大的革命事业相比,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B. 尽管两人天各一方,但还是藕断丝连,不绝如缕。
C. 洗劫后的圆明园,到处断壁残垣,令人叹为观止。
D. 冬天里,我经常和朋友们聚在一起,或围炉品茗,或吃煊羊肉饮白干,享受了浓浓的天伦之乐。
二、拓展阅读
漫论郁达夫(节选)
刘海粟
六十年来,评价郁达夫作品的思想性时,颇有分歧;至于他的文学才能,则无人怀疑。
我自惭不是研究达夫的专门家,又不善于说长道短,出于友情,容易偏爱,加上作家、画家所业不同,其中甘苦,不尽相通,只能抒发一点不着边际的外行话,向大家请教。恰如其分地评定达夫其人其文,则应仰仗于评论家、文学史家和读者群。
达夫是中华大地母亲孕育出来的骄子,是本世纪最有才华最有民族气节的诗人之一,爱国是他一生言行中最突出的倾向。当然,爱国者不等于白璧无瑕。金无足赤,达夫亦非完人。在他感到报国无门,一腔热血不被人们理解的时候,有牢骚、有抱怨、有叹息、有软弱、有徬徨、有感伤、有沉醉于爱情和逃避到大自然怀抱中的幻想,甚至也有过病态的自我嘲弄。他憎恨无爱的人生,犹如厌弃无花的沙漠。在黑沉沉的铁屋里他带着觉醒后的悲愤和惶惑,大喊过爱的饥饿,反抗压在青年们头上的封建层岩,反抗冷漠、愚昧、狡诈、贫困的旧时代。他从不同流合污,只是面对严酷的现实,在看不到光明的时候,绝望颓唐之情不断来冲袭他。然而,作为抗菌素的现实主义精神又不断地诱导他穿过沼泽,走向坚实。
记得在达夫遇害十周年的时候,我的一位忘年交关山笛,写下过悲壮的悼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