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14课—21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 国 防 独立自主和平外 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科技强军 上海亚太经合会议 中美建交 重返联合国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五十年代 七十年代 任务 核反击 国与国关系 基本准则 成为 提出 意义 意义 影响 “求同存异” 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中国外交重大胜利 迄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改革开放后 港澳回归 意义 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重要一步 第14课 钢铁长城 海军 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 新建海军 北海舰队 东海舰队 南海舰队 20世纪70年代装备了我国自造的核潜艇 90年代以后:海军多兵种—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 空军 在陆军基础上建立——参加了抗美援朝 改革开放后现代化装备加强 导弹部队 担任核反击任务 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五十年代的中国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背景 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中国与苏联等国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好的外部环境)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态度和孤立政策 首次提出:1953年中印两国谈判时 影响扩大: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部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P77 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 P77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 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会议主题: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中国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万隆精神:P78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七十年代的外交)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敌对:20世纪70年代前,中美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转机: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苏) 认识(见学案) ③中美两国的共同需要 经过 ①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 ②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 ③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时间:1971年10月25日 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意义:P81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田中角荣) 与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时间:2001年10月21日 地点:上海 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意义: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时期 时间 人物 成就 十年 探索时期 (1956-1966) 文革时期 (1966-1976)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至今) 1964.10 1964.6 1966.10 邓稼先 钱学森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70年 1973年 袁隆平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 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杂交水稻之父” 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州一号”;2003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1986年3月 四位科 学家 “863计划”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863计划 经过: 背景:世界各国高技术竞争 1、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提出建议 2、1986年3月,邓小平作出重要批示 3、《863计划纲要》的形成 领域:8个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技术)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dyg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