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版本 修订记录 修订人 发行日期 A/0 陈益希 2016/8/16 Concurred by:
Dept. 部门 Reviewed 评审 Dept. 部门 Reviewed 评审 Dept. 部门 Reviewed 评审 □行政人事部 □生产部 □财务部 □事业部 □采购部 □焊接培训中心 □质量部 □设备部 □工程部 □物料部
Approved By: Prepared By: Reviewed By:
目录
1.0 目的 3
2.0 适用范围 3
3.0 实施 3
3.1缺陷的范围 3
3.2缺陷的确认 3
3.3缺陷的评价 3
3.4缺陷的去除 3
3.5清理的确认 3
3.6焊接方案确定 3
3.7施焊 3
3.8 检验 3
3.9记录 3
常见缺陷成因、检测手段、预防措施表 3
1.0 目的
本文件适用于机车产品焊接缺陷的返修及检验。
2.0 适用范围
规定适用于焊接车间机车产品焊缝返修作业及检验。
3.0 实施
3.1缺陷的范围
按设计规范要求确定缺陷的范围为:EN15085-3表5,表6,表F2中规定的缺陷。
3.2缺陷的确认
表面缺陷,目测确定,也可采用放大镱、手电筒辅助,难以分辨的可用PT确认。
内部缺陷,由具备检验资格的人员通过RT,UT确认。
3.3缺陷的评价
按ISO5817、ISO10042、EN15085表F2评价。
3.4缺陷的去除
用砂轮机、电锯、电钻、电铣刀等工具对存在焊接缺陷的返修部位进行打磨清理,直到清理干净,待补焊部位应开宽度均匀、表面平整、便于施焊的凹槽;
对于铝合金及不锈钢的返修要使用专用的工具清理。
3.5清理的确认
缺陷清理干净的确认可采用放大镜、手电筒等辅助工具确认,必要时,除目测外,可采用PT,RT,UT来判定。
3.6焊接方案确定
一般情况下,由焊接工程师确定返修的WPS,焊接主监督认可。由具备ISO9606-1,ISO9606-2资质的焊工进行焊接。对WPQR不覆盖的、或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焊接,要出具返修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功能、工件可变换性、生产顺序、工件的维修;应由设计部门确认,必要时,报告要经客户认可。铝合金返修次数≤3次。
3.7施焊
由具备ISO9606-1,ISO9606-2相应资质的焊工焊接。
3.8 检验
按照检验指导书及图纸相关要求进行检验。
3.9记录
返修情况的判定记录在焊接终检报告上,焊接责任人员签字认可。
常见缺陷成因、检测手段、预防措施表:
序号 缺陷名称 表现形式 缺陷
分类 形成原因
(机理) 检测
手段 缺陷处理方法(纠正措施) 缺陷预防方法(预防措施) 1 裂纹 按位置分:表面,焊道,热影响区,母材 热裂纹:焊缝金属凝固时产生的焊缝,热影响区,母材撕裂现象。 表面裂纹:VT,PT,MT 打磨裂纹区直至检测不到裂纹为止,后焊接修复 设计方面: 1、合理的接头设计,减少焊接应力 2、适宜的WPS(母材,焊材的匹配性,焊接参数等) 按形状分:贯穿,非贯穿 冷裂纹:焊道凝固后产生的应力裂纹,延迟裂纹 焊道,热影响区,母材中裂纹:UT,RT 操作方面:焊工资质,同位置工作试件, 按成型类别分:热裂纹,冷裂纹 焊接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 2 未熔合
根部未熔合,层间焊道未熔合,坡口侧未熔合,焊瘤(焊缝金属溢流到母材上) 当熔融的焊缝金属溢流到未熔化的母材或相邻焊道上,产生未熔合 VT(表面,根部),UT,RT(内部) 焊瘤(打磨掉),根部未熔合(补焊),内部未熔合(打磨焊缝到露出未熔合处后全部焊接) 设计:焊道数量和层间布置,焊接参数(功率,焊条尺寸)焊工操作:焊工操作水平和细心是影响未熔合的最重要因素。 3 未焊透 焊缝尺寸(主要为深度)未能达到设计要求 不合适的焊接工艺造成 目测,双面焊接等内部未焊透用UT和RT 可直接补焊,无法直接补焊的去除全部焊缝重焊。 重新设计接头形式或WPS(焊接方法,装配间隙,焊接电流等) 4 夹渣 氧化物夹杂,金属夹杂,夹渣 非熔池金属氧化物或其它不熔于熔池金属的物质留在焊缝表面或焊道中 VT(表面,根部),UT,RT(内部) 除非有特殊要求,只需去除表面夹杂或根本无需处理。有的金属夹杂对焊缝是有利的 焊前清理,母材与焊材纯度,焊工操作 5 气孔 按位置分:表面,焊道中,热影响区和母材气孔。按形状分:圆形,条虫状,管状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熔池内气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