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及法律对策
摘 要: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象屡见不鲜,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就业歧视不仅严重影响大学生个人的发展,也是对国家人才培养的浪费,更影响了社会的均衡发展,因此杜绝大学生就业歧视已迫在眉睫。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进行剖析,并从法律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如下:建立反歧视机构;建立仲裁司法救济委员会;建立相应的法律援助机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歧视;法律;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61-02
进入21世纪,为适应我国的建设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根据国家政策,我国的高校开始扩招,放宽了考入大学的门槛,圆了很多年轻人甚至是中老年人的大学梦,然而扩招背后却掩藏着巨大危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大学生数量过多,就业矛盾日益突出,用人单位提出更为苛刻的用人条件,使得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日渐显著。大学生就业歧视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法律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
为了准确了解贵州省大学生就业歧视状况,笔者对贵州省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总结出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性别歧视
在贵州省应届毕业生中,遇到用人单位明确要求是男性的占50.15%,要求是女性的占12.13%,只有17.07%的大学生应聘时用人单位明确说不限制性别。也就是说大多数的用人单位都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男性员工,对女大学生就业造成了较大的不公平。
(二)相貌歧视
大学毕业生在应聘时用人单位对身高有具体要求的占54.49%,同时48.35%的被访者认为用人单位在长相端正方面有明确要求,13.92%的被访者表明用人单位对气质方面有要求,可以看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相当注重应聘外貌因素,造成了一定的歧视。
(三)户籍歧视
用人单位要求应聘大学生拥有本市或本地区户口的占27.25%,要求是非农业户口的占14.37%,无明确要求的占58.38%。可见有接近半数的用人单位对户籍有着明确的要求和限制,这会导致农村的大学生在就业时低人一等,因此导致很多优秀刻苦的农村大学生得不到重用。
(四)健康歧视
54.49%的被访者在应聘过程中,遇到用人单位对其无重大疾病的要求,对无残疾、无传染性疾病和无既往病史的要求分别占12.27%、10.93%和7.19%,而无明确要求的仅占15.12%。虽然法律规定中有限制部分疾病患者或携带者的工作,但是很多用人单位通常都将患有疾病的优秀大学生拒之门外,很多受国家政策保护的残疾大学生也不例外,而这些行为都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五)政治面貌歧视
用人单位在政治面貌的具体要求中,国企更倾向于政治面貌是共产党员的应聘者,有的企业甚至将其作为硬性指标用于不需要求政治面貌的岗位筛选竞聘者,是对非共产党员的应聘大学生的歧视,造成了一定的不公。
(六)其他歧视
除以上较为突出的就业歧视类型外,还有一些不太普遍的歧视类型,如种族歧视、血型歧视、宗教歧视、性取向歧视、未婚和生育的歧视、年龄歧视等。虽然这些歧视发生的情况不多,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就业环境的纯洁,不利于大学生公平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律原因
导致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有很多,在此笔者从法律方面提出几点分析。
(一)就业歧视立法存在空白,缺乏一部专门的法律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规制就业歧视的法律,涉及平等就业和反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定散见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中。因而我国就业歧视立法表现出了间接性、规定很原则、难以实施、立法层次低且多为暂行性规定和地区差别较大的特点。我国现有的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护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主要是《劳动法》,虽然该法制定了许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利的条款,但是该法中针对就业歧视的法律还是空白,使得大学生遭受就业歧视后得不到司法救济,用人单位也难以受到应有处罚。
(二)缺乏相应的法律服务部门
除了缺乏相应的法律外,缺乏相应的政府法律服务部门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歧视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现阶段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主要是各级劳动行政部门,但其很难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损的权利进行及时保护,由于缺乏专门机构对用人单位的招聘实施有效监管以及开展对大学生的法律服务工作,一旦大学生在就业中受到歧视,往往投诉无门,不知所措。
(三)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
本研究前期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在遭遇就业歧视后,表示只能无奈接受和不知道怎么办的比例占到了71.26%,选择到相关部门投诉的仅占14.52%。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放任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对用人单位的歧视招聘行为无能为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