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数形结合”思想于数学教学中.docVIP

寓“数形结合”思想于数学教学中.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寓“数形结合”思想于数学教学中   摘 要:数形结合是沟通代数和图形的桥梁,它作为一种策略思想,在中学数学中俯拾皆是,善于总结和提炼,并能引导学生去思考,不仅能最直接揭示问题的本质,直观地看到问题的结果,也能帮助他们进行思维锻炼,体会不一样的收获的喜悦。   关键词:数学结合;函数;简洁直观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说过:“数与形,本是相倚依,怎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数形结合的优越性可以概述三点:一是能够直接导出结果;二是易于寻找解题思路;三是能避免复杂的计算和推理,简化解题过程。因此,数形结合由于其解题的直观性和简捷性被广泛应用于中学数学中。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数形结合的例子,提炼数形结合的思想,做好“数”与“形”关系的揭示和转化,引导学生用图形直观地研究数式问题,用数式对图形性质进行更为丰富、精确、深刻的探讨。下面用一些具体例子予以说明:如何将数形结合的思想寓于教学之中。   一、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数问题   例1.化简a+2-2a-3。分析:-2、 将数轴分为三部分,应讨论化简。   解:依题意作图,如图1所示:   ①当a-2时,a+2-2a-3=-a-2+2a-3=a-5   ②当-2≤a≤ 时,a+2-2a-3=a+2-(3-2a)=3a-1   ③当a 时,a+2-2a-3=-a+2-(2a-3)=-a+5   点评:将使绝对值为0的数标示于数轴上,可将实数分为几部分,然后进行讨论。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这样的题目,解题思路混乱,即使知道要讨论思路也不清晰,引入数轴以后,数轴就把所有的实数像串糖葫芦一样串起来,这样只需要根据数轴从左到右进行讨论,不重不漏,接受和理解起来也很容易。   二、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一次函数问题   例2.直线y=kx+b:经过A(-2,-1)和B(-3,0)两点,则不等式组 xkx+b0的解集为 。   解法一:把A(-2,-1)和B(-3,0)代入y=kx+b,得:   -2k+b=-1-3k+b=0,解得:k=-1b=-3   把k=-1,b=-3代入得: x-x-30,解得:-3x-2   解法二:因为直线y= x巧好经过点(-2,-1)所以画出大致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   由图可得 xkx+b0的解集为:-3x-2   点评:本道题是一个填空题,刚接触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使用解法一,费时还容易出错。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图形来解决,既快捷方便又准确。这样可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树立利用数形结合解答问题的意识。   三、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反比例函数问题   例3.已知A(x1,y1),B(x2,y2)两点都在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上,且x10x2,试比较y1,y2的大小 (用连接)。   解:利用图象,画出反比例函数y= (k0)的草图,如图3所示。   由图象可以快速直观地看出结果:y20y1   四、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二次函数问题   例4.抛物线y=x2+kx+1与x轴相交于不同的A、B两点,顶点为C,且∠ACB=90°,试求,如何平移此抛物线使其∠ACB=60°。   分析:很多学生对这道题感到比较生疏,一是有的已知条件,如∠ACB=90°意味着什么?怎样入手解?二是平移后使∠ACB=60°,又意味着什么?   不妨换个角度考虑问题,画图观察一下如图4所示,可看到由于抛物线的对称性∠ACB=90°就意味着△A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就是说,斜边AB上的高CD等于斜边AB的一半,而AB的长等于这两点横坐标差的绝对值,CD的长则是顶点C纵坐标的绝对值。于是可以列出方程,求得k的值:设A、B两点横坐标分别为x1、x2则它们是方程x2+kx+1=0的两个相异的实数根,那么有Δ=k2-40x1+x2=kx1?x2=1于是AB=x2-x1= =   又设顶点C的坐标为(x0,y0)应用顶点坐标公式,有y0= ,CD=y0   那么条件CD= AB就是如下方程: x1-x2=y0即 = (∵k2-40)   (k2-4)2-4(k2-4)=0由此得:(k2-4)2(k2-8)=0 ∵k2-8=0 ∴k=±2 于是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 x+1这样通过观察图形和计算,不但弄清了∠ACB=90°意味着什么和如何利用这个条件求出k值,同时也提示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平移抛物线,使其∠ACB=60°,画图分析可看到,抛物线向下平移∠ACB逐渐变小,当∠ACB=60°时,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ACB为等边三角形。因为等边三角形的高等于边长的 倍,所以CD= AB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等量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列方程,可求出平移后抛物线解析式中的常数项。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