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性学习报告 我们于11月22日接到了学校有关于研究性学习的通知,我们很快组织了小组,我们组网罗了班上精通电脑和善于交际,以及组织能力极强的同学,因此,许多同学要求加入我们组,我们小组在第一时间爆满,人数达到近10人。小组快速讨论了有关的研究步骤。 一、讨论研究步骤 我们组课题的灵感来源于一堂地理课。我们的地理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解了如东的地理发源。由此,我们产生了研究如东的历史文化和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方言的念头。 我们计划先由查找资料入手,然后开展问卷调查,并以之为主要步骤。我们计划采访有关的专家和年老的老人。在收集了资料后开展讨论,研究现代如东人关于如东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并提出有关建议。此外,我们还准备用照片的形式表达我们的研究成果,但最后由于资金与时间问题,我们放弃这个步骤。我们还想到了用手抄小报的形式,但时间紧迫,我们可以利用的课余时间不多,这个创意搁浅了。 二、开始研究调查 1、网上收集资料 我们于23日下午开始在网上收集资料,由于如东只是南通下属的一个县,网上对于如东的资料并不多。以下是我们精选出了一些资料。 城市概况 ? ?? ?美丽富饶的如东县,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处东经120°42′—121°22′,北纬32°12′—32°36′,东面和北面濒临南黄海,西部与如皋市接壤,西北与海安县毗连,南部与通州市为邻。如东县总面积1872平方千米。2004年底,总人口108.46万人。 ? ?? ?如东县辖15个镇:栟茶镇、洋口镇、苴镇、长沙镇、大豫镇、掘港镇、兵房镇、马塘镇、丰利镇、曹埠镇、岔河镇、双甸镇、新店镇、河口镇、袁庄镇,县治为掘港镇。 ? ?? ?县境陆地西起河口镇曹家庄村西端,东止如东盐场东堤,长达68公里;南起掘港镇朱家园村南河界,北止拼茶新垦区,宽达46公里。全县面积(不包括海域)1872平方公里,人口110.11万(2002年末)。从空中俯瞰如东县,宛如一只“巨掌”,遏住了黄海巨涛,横按在辽阔的江海平原之上。而由岸滩处向大海伸展的一条条辐射沙脊,则是“巨掌”的“手指”。沙脊间的深槽可通海船,其最深处位于西太阳沙外侧烂沙洋,水深16-25米,为优良深水港资源,可建15-20万吨级深水码头。 人文地理 ? ?? ? 如东大部分地区属于淮语区如泰片,在历史上属泰州管辖,后被人为划入南通,南部兵房乡属于北吴语区。在语言上又分东路区和西路区,东路区保留了更多的明代古音,是重要的语言活化石区域。近年来,随着如东经济发展,淮语音色也再不断消褪。 历史沿革 ? ??如东县,原为海中沙洲,历经沧海桑田,演变至今。洲之成陆可远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扶海洲为长江口最早出现的一块卵形沙洲,汉时东西长约80里,南北宽约40里。如东县境内汤园乡曾挖掘出一巨大独木舟,经碳14测定为三国年间之物,说明当时扶海洲沿未与大陆连接。由于海岸线不断向外淤张,在东晋年间,沙洲终于汇入大陆。西汉时,吴王刘濞领三郡五十城(如东在其境内),“东煮海水为盐”,开了淮区煎盐的先河,于是如东便有了第一批“盐丁”。江淮的盐利曾为国家大宗收入,汉武帝时亦曾将盐的课入作为国防费用。三国时期,战祸频仍,北人避乱南徙,其中不少人来到如东。此后,如东上五方杂丑,外来者带来了内地先进的农耕技术,加上当地鱼盐之利,如东的经济不断崛起,后来又成为海防口岸。宋人孙觉《过掘港营寨》诗句“海口来屯数百兵”、“石炮声疑霹雳声”,描写了当时的情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防止和抵御倭寇入侵,在掘港建“备倭营”,设东营和西营,派重兵把守。掘港遂成扬州门户,海防要塞。外来人口及军士的增加,使交通便捷,商业兴旺,市井繁荣。不久,经营笔墨纸张与茶烟锅席的徽商、经营酿造业的晋商以及经营竹木、油漆的浙商纷至沓来,渐在市场独领风骚,形成流派。以海鲜为主料,具淮扬风味的餐饮业更为发达,有“十家三酒店,一日两潮鲜”之说。明朝中期以后掘港也因其商贾云集、百业兴旺而被誉为“小扬州”。自东晋义熙七年(411)设置如皋县后,原扶海洲长期为其辖地。其间,或撤县,或复置,均未尝分离。1940年冬黄桥决战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挺进通(南通)、如(如皋)、海(海门)、启(启东),同时将原如皋县分设如西县和如皋县(如皋东乡)。1941年起,如皋县隶属于苏中第四行政区。1945年秋,如西县复名为如皋县;如皋县易名如东县,隶属南通市管辖。 旅游资源 ? ???“如东人烟之初,即为渔盐之始”,如东因海而生,傍海而立,当地人也因海而得福。自古以来,如东就流传两句民谣:“黄海滩上处处宝,金牛天天出一条”。一代名相文天祥曾在这里写下“风起千湾浪,潮生万顷沙。春红堆蟹籽,晚白结盐花”的诗句,清人佘仪曾亦有诗云:“海气江声入望偏,平沙浅渚杂人烟,东风早晚桃花汛,鲑菜如泥贾客船”,如东海产

文档评论(0)

sd44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