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和种类.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和种类 2009年09月06日 星期日 22:30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和种类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最显著的特征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和飞檐,最初的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成等级的象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可分为庑殿式顶、歇山式顶、悬山式顶、硬山式顶、攒尖式顶和录顶等形式。按屋檐的层数分,庑殿顶、歇山顶和攒尖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歇山式、悬山式和硬山式又分出一种没有正脊的卷棚式屋顶。此外,歇山式还分出一种极少见的十字歇山顶。 庑殿顶 又称四阿顶,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庑殿顶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现存的古建筑物中,如太和殿。重檐庑殿顶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只有皇帝和孔子的殿堂可以使用。 歇山顶 又称九脊顶,除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歇山顶主要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目前的古建筑中如天安门、太和门、保和殿等均为此种形式。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用歇山式顶(单檐)。 戗脊:上层屋檐角部的屋脊 角脊:下层屋檐角部的屋脊 博脊:1.歇山山花下的屋脊    2.重檐屋顶,下层檐围绕屋身的屋脊(也叫做围脊) 单檐歇山(蓬莱院后院三清殿) 悬山顶 五脊二坡,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屋顶左右屋檐出山墙),又称挑山。 悬山式顶 悬山(趵突泉公园西北围墙边) 硬山顶 五脊二坡,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屋顶左右屋檐不出山墙)。硬山顶出现最晚,是随着明清时期房屋墙壁广泛使用砖砌以后才大量采用的。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式或硬山式屋顶。 硬山防风火,悬山防雨,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多硬山。 硬山式顶 硬山(广智院的一座建筑) 攒尖顶 用于正多边形或圆形建筑,顶部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角式攒尖顶有与其角数相同的垂脊,圆攒尖顶则由竹节瓦逐渐收小,故无垂脊。故宫中和殿、天坛祈年殿属攒尖顶。 太和殿(重檐庑殿顶)、中和殿(四角攒尖顶)、保和殿(重檐歇山顶) 录顶 屋顶(四边或正多边形)上部做成平顶,下部做成四面坡四向(或多面坡多向)排水。垂脊上端有横脊,横脊的数目与角数相同。各条横脊首尾相连,故亦称圈脊。 现代建筑,可能作为图例不太合适,不过录顶的古建筑不好找,大家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上面是平顶,往下有斜坡和屋檐 卷棚顶 屋面双坡,屋顶最上方没有突出的正脊。从梁架结构看,梁架最上方没有正中的脊檩,而是在上方两侧并列两个脊檩,上加弧形罗锅椽,使两坡相接处呈圆弧形。硬山式、悬山式和歇山式都可以做成卷棚顶。此种建筑,园林中居多;宫殿建筑群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 前面为卷棚式硬山(济南共青团路关帝庙) 卷棚式歇山(济南趵突泉公园西北角围墙边) 卷棚式悬山,大明湖西南门有的是,没拍,大家自己去看看就行了。 有一种常见的整合方法叫“勾连搭”。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屋顶前后檐相连,连成一个屋顶。 在这种勾连搭屋顶中有两种最为典型即“一殿一卷式勾连搭”和“带抱厦式勾连搭”。仅有两个顶形成勾连搭而其中一个为带正脊的硬山悬山类、另一个为不带正脊的卷棚类,这样的勾连搭屋顶叫做“一殿一卷式勾连搭”。(应该很容易想像就不附图了,其实我也没有找,呵呵)我见过的很多垂花门是这类的顶。 勾连搭屋顶中,相勾连的屋顶大多是大小高低相同,但有一部分却是一大一小、有主有次、高低不同、前后有别的,这一类的叫做“带抱厦式勾连搭”。 歇山式的变种——十字歇山式(临汾东岳庙元代戏台) 硬山式变种——三川脊式硬山 正脊中间高起来,并在高起来的两侧增加垂脊 三川脊式硬山没发现,却发现了三川脊式歇山 胡雪岩故居的一间屋 想说明古建屋顶的形式,要从脊和檐来说明是很繁琐和晦涩的,让人觉的混乱而不容易记忆,因为本身脊的形式很多有:正脊、垂脊、戗脊、博脊、围脊、角脊、绝脊,再加上脊的做法有分:过垄脊、鞍子脊、清水脊、皮条脊、扁担脊、排山脊、铃铛排山脊、披水排山脊、罗锅脊、卷棚脊、箍头脊、挑脊。很容易概念混淆。 然而内地大多书书籍上对屋面形式的介绍不是一带而过就是难以理解,其实屋面形式的问题大致有这么几个: 下面是具体的一些屋顶例子 重檐庑殿式----太和殿 重檐庑殿式----午门 重檐庑殿式----棱恩殿 檐庑殿式----大成殿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