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
题型:
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
绪论
1.微生物的定义、特点。
2. 微生物学发展史各阶段的特点、代表人物、研究成果。
3.微生物命名方法。
双名法:属名+种名
微生物的特性 五大特性 。
体积小、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Cha1原核微生物形态结构
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原核微生物:细胞核无核膜包裹,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
真核微生物:细胞核具有核膜包裹,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1细菌
细胞基本形态。
球状、杆状、螺旋状
细胞结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细胞壁、核质体、鞭毛、荚膜、芽孢 的定义、化学组分、特点、生理功能。
基本结构:
细胞壁(固定细胞外形免受渗透压损伤、为细胞生长分裂鞭毛运动必须、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进入、赋予细胞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细胞膜(选择性控制细胞内外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合成细胞壁和糖被的重要场所、膜上有与磷酸化等能量代谢有关的酶、是细胞的产能基地、是鞭毛的着生部位提供能量)、
细胞质(除核区外,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总称)、
核区(原核生物特有的无核膜包裹、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间体(细胞膜內褶形成的囊状构造,内充满囊泡)、内含物(细胞质内一些显微镜下可见、形状较大的有机或无机的颗粒状构造)
特殊结构:
鞭毛(蛋白质附属物,由基体、钩形鞘、鞭毛丝组成)、
菌毛(蛋白质类附属物,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
性菌毛(蛋白质附属物。一般见于G-细菌的雄性菌株中,向受体菌传递遗传物质)、
糖被(荚膜和黏液层)(保护作用、贮藏养料、作为离子交换系统、表面附着作用、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堆积代谢废物)、
芽孢(在细胞生长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壁厚、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体结构。抗逆性最强的构造)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具体方法、关键操作,G+菌和G-菌组成和结构的差异。
原理:通过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壁内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G+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乙醇脱色处理时,失水使网孔缩小,加上不含类脂,不会溶出细缝因此能将紫色复合物留在壁内,保留紫色。反之G-细胞壁薄、外膜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乙醇脱色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紫色复合物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再经红色染料复染便呈红色。
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层次多、含磷壁酸、类脂含量低、鞭毛基体着生2个环、对青霉素和磺胺敏感、产芽孢
G-菌:胞壁薄、肽聚糖层一般单层、类脂含量高、鞭毛基体着生4个环、
繁殖方式。
裂殖:细胞通过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芽殖:先在母体表面形成一个小突起,待长大后在离体
染色的方法。
§2放线菌
用途:生产抗生素、次生代谢产物为生化药物、生产酶和维生素、污水处理石油脱蜡
繁殖方式:无性孢子(分生孢子(横割分裂和缩缢分裂)和孢囊孢子)
菌丝类型:基内菌丝(吸收营养、排泄代谢废物)、气生菌丝(分支菌丝)、孢子丝(气生菌丝成熟)、分生孢子(横割分裂产生)
Cha2真核微生物形态结构
真核微生物的定义、种类。
§1酵母菌
酵母菌的特点。5个
单体非菌丝状态存在、多数营出芽繁殖、能发酵糖类产能、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常生活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
酵母菌各细胞结构的组成、特点、功能;酵母菌繁殖方式
繁殖方式:无性繁殖(芽殖、裂殖、产无性孢子)、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
§2霉菌
霉菌的菌丝结构、类型;繁殖方式 有性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包子)、无性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 。
菌丝结构:营养菌丝、气生菌丝
Cha3 病毒
定义、特性、化学组成。
定义:超、无、专、分
特点:形体极其微小、没有细胞构造(主要成分核酸和蛋白质)、每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无产酶系和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细胞代谢系统合成自身核酸和蛋白质组分、离体条件下以无生命分子存在并保持侵染活力、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有些病毒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中
形态构造、对称机制、噬菌体繁殖过程、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的区别。
形态构造:核酸+衣壳(蛋白质)=核衣壳(基本结构),复杂病毒有包膜和刺突
对称机制: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
繁殖:吸附、侵入(头部核酸注入宿主)、增殖(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成熟(装配)、裂解(释放,脂肪酶和溶菌酶作用)
温和噬菌体:噬菌体的DNA整合在宿主的染色体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高考真题-古诗词鉴赏预案.doc
- 6210基础中间验收预案.doc
- b348邮政储汇业务员中级正文预案.doc
- 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含)预案.doc
- HLA一DPBI基因rs9277535A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癌的遗传易感性的预案.doc
-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地理(版)预案.doc
-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预案.doc
- 2015年全国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真题预防部分预案.doc
- 2015-2016学年南京玄武区第二学期九年级一模语文测12预案.doc
- 2016专业技术人员《知识创造与经营》及预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