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的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代号 1
4 总则 3
5 基本规定 3
6 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3
7 路段选择及措施 4
8 时机选择 5
9 病害预处治 6
10 雾封层 6
11 微表处 7
12 薄层沥青罩面 9
13 质量检查与验收 14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州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广州市鸿维城市建设工程设计院、广州市市维建设工程检测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建军、盛飞、白晓瑾、张恒涓、翟冬梅、苏开志、陈海珊、宋树祥、姚洪春、柴君、王立圆、马智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道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同时适用于第16届亚洲运动会和第10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程项目。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与代号
3.2.1 PPM 路面预防性养护 3.2.2 RQI 行驶质量指数 3.2.3 PCI 路面状况指数 3.2.4 IRI 国际平整度指数 3.2.5 SFC 横向力系数 3.2.6 BPN 摆值 3.2.7 RD 车辙深度 3.2.8 TD 构造深度 3.2.9 ρ 裂缝损坏密度 4 总则
.3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应制定系统性成套应用方案,有计划、周期性采用适宜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4.4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遵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
5 基本规定
5.1沥青路面预养护路面病害预养护5.3 沥青路面
5.4 在满足路面使用性能前提下,预养护方案应选择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施工的技术措施。
5.5 预养护施工应遵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技术措施沥青路面再生应符合JTG F41的规定沥青路面预养护CJJ 36的规定。
6 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6.1
6.2 沥青路面检测与评价单元应符合下列规定:
——道路的每二个相邻交叉口之间的路段应作为一个单元,交叉口本身宜作为一个单元;当二个相邻交叉口之间的路段大于500m时,每200m~500m作为一个单元,不足200m的按一个单元计。
——应逐个单元进行检测和评价。检测范围包括拟实施预养护路段的全部车道。
6.3 路面状况检测方法和检测频率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路面状况检测
检测项目 评价指标 抽样方法 检测方法 备注 结构强度 弯沉值以轴重100KN车
为标准(0.01mm) 1点/20m/车道 T0951
T0952
T0953 推荐采用T0953 损坏状况 PCI 全检 CJJ 36 行驶质量 RQI(m/km) 分车道连续检测 T0934 抗滑能力 TD(mm) 5个点/km/车道 T0961
T0962
T0966 推荐采用T0966 BPN或SFC 5个点/km/车道 T0964
T0965
T0967
T0968 推荐采用T0965 车辙 RD(mm) 1点/20m/车道 T0973 6.4 路面检测宜采用自动化快速检测设备连续进行数据采集,路面损坏状况(包括路面损坏图像)、车辙、抗滑性能等原始检测数据均应长期保存。
6.5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应符合CJJ 36的规定。路况检测数据宜采用路面管理系统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与储存。
7 路段选择及措施
7.1 预养护路段及其措施确定应结合原路面结构类型、路面病害情况、交通量等级、气候条件以及养护措施的工程特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7.2 当路面结构强度满足表3要求,且预养护指标值域有两项及两项以上满足要求时见表4,采用预养护 轻(2000~5000) <77 <56 <20 中(5000~10000) <60 <42 重(10000~20000) <46 <31 特(>20000) <35 <21 表4 预养护指标及值域
评价指标 值域 路面状况指数 PCI ≥70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 RQI(m/km) ≥2.8 路面抗滑能力 BPN或SFC BPN≥35或SFC≥0.35 车辙深度 RD(mm) ≤25
7.3 预养护措施不但应满足路面使用性能的要求而且还应具有良好的效益-费用比,并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7.4 预养护应根据路面技术状况指标值域采取适当的预养护措施,推荐预养护措施参见表5。当同一路面具有不同技术状况指标时,应按病害程度较重情况选取预养护措施。
表5 路面技术状况指标值域与预
文档评论(0)